减弱器

长笛演奏的旋律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梦幻般的

发布时间:2023/1/8 15:22:25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乐曲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第一部分音乐的简单再现,整个音乐的发展是以线性为主题不断向前推进,就像小河流水般,每个乐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长笛仍然是主要的演奏乐器,但作品的调式调性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乐曲背景的音响逐渐减弱,暗淡下来,长笛在弦乐犹如波光粼粼的湖面般的旋律伴奏下,再一次演奏出了慵懒闲散的主旋律,但是旋律的轮廓已经越来越模糊。

随后双簧管、英国管、大提琴分别和长笛用轻柔的音量演奏了朦胧慵懒的旋律,越来越安静。这样的配器形式描绘出了当梦境里发生的一切一个一个地消失了,牧神又回到了炎炎夏日的阳光,安静的森林,朦朦胧胧的睡意之中,他感到寂寞、疲倦、孤独,其实是在做一个朦胧的白日梦。最后,乐曲在朦胧、飘忽、神秘的气氛中慢慢结束。

木管组在整部作品中占据了主角地位,弦乐声部只是作品框架的勾勒和渲染,这和以往古典主义音乐或浪漫主义音乐中偏重弦乐器的情况大不相同。节奏上使用了复拍子,9/8拍,12/8拍,节拍不断无序地变化削减了规整的律动,将音乐线条变得懒散而不失流动的形态。

乐曲一开始,就能让听众感受到支长笛吹奏出一段牧歌风的音调,长笛中低音区丰美醇厚,柔美温存的音色在随性表达中从远方传来,灵动低沉的旋律带来一种飘忽不定,似梦似幻的美,将“牧神初醒,带着一丝慵懒气息,回味着梦境中的情景”这个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犹如山林水泽仙女就在眼前。

长笛演奏的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在不断变化的伴奏陪衬下,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梦幻般的意境。接下来圆号的出现,让人们联想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圆号长时间的弱奏,有缓慢懒散之意,将乐曲的结构朦胧地勾勒出来,牧神的慵懒形象立刻浮现眼前,竖琴的加入,作为背景音色,衬托出一种精致、高雅的气质,让人有种置身梦境的感觉,使得似梦似幻的乐曲场景得以生动再现。

当长笛第三次演奏出这段缠绵的旋律时,其他木管乐器陆续加入,竖琴弹奏出流动的分解和弦,弦乐的五个声部相互交织,此刻的音乐色彩就像万花筒般千变万化,午后灿烂的阳光,芬芳的草地以及似醒非醒的牧神,这些画面一一登场。在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这部作品中,“印象”一词得到了完美地呈现,也发挥到了极致,完全没有了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的结构,没有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达,冲破了传统的技法,取而代之的是朦胧的调式调性,模糊的旋律轮廓,自由松散的节奏,千变万化的和声色彩。

由此可见,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作,也是长笛的代表作。长笛从始至终贯穿其中,音区不断地变化,音色时而丰美醇厚,时而清澈朗润,犹如万花筒一样,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变幻的状态,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隱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长笛游刃有余的演绎中,将看似不规则的旋律串联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长笛这种富有独特音色魅力的乐器在这部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笛因其刚柔并济的音色,既可与管乐器水乳交融又可和弦乐器交相辉映。在丰富的演奏形式下,演奏者可将长笛的特有音色进行主动的调控,达到与其他演奏乐器的音色更加融合的目的,给听众带来如痴如醉的感受。

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前奏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延续了浪漫主义后期的部分音乐元素,也开创了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对20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他被誉为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20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者,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不朽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8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