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歌剧演唱中弱声唱法的概念与训练方法等

发布时间:2023/5/26 9:40:48   

(一)弱声唱法的概念

18世纪初的意大利,诞生了一种轻声歌唱的方法,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正确歌唱状态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经诞生,就促使了大多数的声乐教师将这种有控制的柔和的弱声练唱带入练唱教学当中。

找对声音形状与音色,再将声音柔和地方大的弱声唱法能够产生集中而富有色彩的声音,会产生出一种有核心、有穿透力的声音,尤其是在高声区当中。

对弱声练习的坚持,有助于打开声门,平稳喉头,容易找到正确的歌唱的感觉,同时去除大声练唱时造成的紧张。因此,弱声练习法可以运用到日常练唱当中。

(二)弱声唱法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在针对弱声唱法的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中,我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弱声唱法的训练方法与要求,具体如下所述。

(1)弱声唱法并不是对音质与音色的改变,在进行弱声唱法时,需结合以面罩共鸣的方法,音质与音色的改变应仍需保持如唱强音时一样的标准。以始终保持声音弱而不虚的高位置歌唱。

(2)随时保持横膈膜的支持,即喉门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咽部形成管状并软腭上提。

(3)运用全共鸣,注意声区的转换与统一。

(4)声音靠前向上,中声区偏重于面部共鸣,高声区偏重于头腔共鸣。

弱声练习的极弱声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练唱实践当中,这种弱声的方式可随时调节声音的强弱,如由轻声渐强,然后突然变弱,再从弱音转入极弱的声音,甚至弱到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练习时应认真倾听,细心调节,以内心听觉作为指导。在渐强减弱的联系中,感到声音由口腔逐渐进入头腔,并要求能听到柔和优美,如针尖般大的声音。同时练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中声区到高声区面部共鸣到头腔共鸣的转换。

通过弱声练习可以帮助初学者找到气息的支持的感觉并打开喉门,放松喉头,找到咽腔用力阻气的感觉,使歌唱器官达到调节,提高嗓音质量。我们所接触的唱新歌剧作品,都可以采用弱声练习。在对上面我们所出示的练习曲来进行练习时,有一些要领需要练习者明确。

(1)弱唱至很弱后保持到终止。

(2)为先强即弱,也即先用强音唱出“a”马上弱唱。

(3)保持气息支持,喉头向下,软腭上提,始终保持头腔高位置。

将这种唱法放在具体的歌剧作品中来进行分析,以歌剧作品《伤逝》中子君的唱段《不幸的人生》为例。

当歌曲第二段由大调转F大调后,演唱时要注意音色上的变化,演唱者在唱第一、二句“别了”时可采用高弱音的声音技巧,以表达少女痴情美梦的破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6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