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弱器 >> 减弱器资源 >> 东软集团研究报告软件能力为根基,座舱智能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杨泽原、丁奇)
东软集团:软件能力为底座,汽车智能化驱动发展
历史沿革:三十年深耕软件,以汽车与医疗为核心迈向多元发展
东软集团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公司成立于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公司于年上市,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业务覆盖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软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赋能全球数万家大中型客户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公司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业务主要包括智能汽车互联、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智慧城市以及企业互联与其他等四大方向。智能汽车业务上,通过三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建立了与国内外诸多车厂的长期合作,产品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构建了以中国、德国、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为中心的全球产品研发与交付网络;医疗健康业务上,公司拥有医院客户、2,余家医疗机构客户,并以云HIS产品覆盖全国50,余家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助力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新基建;智慧城市业务上,公司已签订智慧城市战略协议50余个,构建了覆盖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产业集群。企业互联业务上,公司打造了覆盖智能商务、智能监管、智能制造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以信息技术服务于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及产业优化升级。
股权结构进一步稳定,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公司目前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公司目前第一大股东为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截至到年年底,持股比例约为14.02%。其中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康睿道管理咨询为管理层持股平台。同时据公司年11月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东大产业集团所属东北大学,根据国家推动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将进一步减持持有的东软集团股份到5%以下,目前此项减持计划正在实施中。预计当减持完毕后,公司的股权结构将进一步稳定,有利于公司未来管理以及长期发展。
截止到年,公司共有75家参股公司,其中有59家直接控股子公司和16家直接持股联营公司及其他被投资单位。这其中包括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东软睿驰、融盛财险等创新业务公司。
公司创新业务逐步出表,开始独立上市计划。其中东软医疗与东软熙康于年7月出表,望海康信于年12月出表,以及东软睿驰于年10月出表。其中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目前已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望海康信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汽车业务驱动业绩较快增长,公司费用率稳中有降
汽车业务利好兑现,公司营收体现增长。随着国内局部疫情影响减弱,汽车智能化推进拉升公司汽车业务,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均呈现增长态势。公司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至85.35亿元;年归母净利润为11.73亿元,同比增长.3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42%;公司年归母净利润爆发性增长的原因是东软睿驰于年带来的权益确认。年一季度,尽管受宏观环境、疫情持续以及汽车芯片短缺等共性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8.89%;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如去除东软睿驰出表的影响,即按照上年同期扣除东软睿驰后的营业收入作为基准,则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55%,实现了逆势增长。
受创新业务公司如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东软睿驰等业绩不稳定,研发投入大,以及拆分操作影响公司报表稳定性等影响,公司近年来业绩稍有起伏。未来随子公司陆续拆分,公司业绩稳定性与可穿透性将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公司收入结构变化,汽车业务占比持续上升。公司的主营业务模式包括智能汽车互联、医疗健康和社会保障、智慧城市、企业互联及其他,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9.02%、17.66%、20.09%、23.24%;其中智能汽车互联业务是近些年的主要增长点。年至年,汽车相关业务营收由11.58亿元增长至34.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年在疫情持续和汽车芯片短缺的双重影响下,汽车类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2.05%,考虑到去除东软睿驰出表的影响,母公司汽车相关业务实际增速近50%。据公司年年报,其当年新获车厂定点订单额度再创历史新高,有望持续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营收占比整体向智能汽车互联板块倾斜。智慧城市、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和企业互联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下降,降幅最快的智慧城市业务占比从年的30.5%下降至到年的20.1%。
东软睿驰出表,公司智能汽车业务主体聚焦,盈利能力提升。年11月脱表的东软睿驰在年仅占到公司智能汽车互联业务营收的24.6%,且年以来公司在智能汽车互联板块的业绩提升主要来自于自身在智能座舱、T-BOX等业务领域的销售增长,所以东软睿驰出表预计不会对未来公司的营收情况构成较大影响,同时其净利润变更为权益法核算也会减少对公司的负向影响。公司费用率稳中有降,研发投入力度高于行业平均。公司-费用率稳中有降,由于规模效应以及剥离创业业务的影响,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整体费用率从年的29.49%下降至年的25.01%。相比于其他汽车软件作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东软集团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
汽车业务:智能化浪潮驱动,公司立足软件能力
行业概况: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革,拉动汽车软件市场快速发展
电动化拉动智能化发展,汽车E/E架构开发难度提升。年的国内汽车销量达到.5万辆,同比增长3.8%,是自年来首次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万辆,同比增长超%,市场渗透率达到1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大幅拉动汽车电子化率,也使得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导致开发难度大且开发周期变长。
逐渐复杂的汽车功能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革。在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趋势下,汽车功能以及技术的迭代速度加快,传统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难以承载汽车的复杂功能,对用户体验造成了影响,也使得汽车开发周期变得越来越长。在传统的分布式架构的汽车供应链中,整车企业高度依赖Tier1企业提供的ECU,但不同的ECU来自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嵌入式软件和底层代码,导致在整车层面形成了相当大的冗余,且车型不具备持续升级能力,无法应对智能化、网联化变革趋势,持续追踪消费者使用需求。
软硬件解耦,软件成为定义整车功能的关键。为了满足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需要。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分布式架构正在朝向域架构、中央计算架构转变,车内控制系统趋于形成统一的架构标准及通用的软硬件平台,预计各类控制功能逐渐演变为统一平台下的各类应用。在这种变革下,软件和硬件在零部件层面解耦,软件独立成为核心零部件产品,且将成为定义整车功能的关键。同时汽车软件将获得更多的车辆数据和控制权限来实现复杂的功能。预计这会导致汽车代码量出现指数级增长,开发难度明显上升,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技术储备难以满足开发需求。预计现有的汽车产业格局和供应链体系将受到冲击,汽车软件研发能力强的企业会在这轮变革中核心受益。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来临,汽车软件市场持续扩张。硬件逐渐变得同质化并有向标准品发展的趋势,因此,软件将决定用户的体验和汽车配置并逐渐成为汽车差异化的核心,对于汽车软件的需求会不断增大。麦肯锡预测到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亿美元增长至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汽车软件的复杂度也在不断提升。大众汽车预测到年,由于高级自动/辅助驾驶的普及等因素,单一车型代码的总行数将超过十亿行。
座舱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亿元。随着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首个环节,也是消费者感知的首要环节,座舱智能化成为各主机厂商的发力重点。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统计,年1-6月国内新车(自主+合资品牌)搭载座舱域控制器(包括简单的仪表和车机ECU合并)上险搭载量为45.91万辆,该机构预计到年,座舱域控制器(以升级版一芯多屏、多功能模块融合为主)前装搭载量将突破万辆。根据IHSMarkit预测,到年,中国智能座舱的新车渗透率将从年的48.8%提升至75.9%,远高于全球平均值。同时,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超1亿元,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从当前的23%上升到37%左右,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智能座舱市场。
车联网发展进程加快,预计中国车联网市场将于年达到亿元。继智能手机之后,汽车是下一代的移动互联流量入口。伴随着路测设施RSU的逐渐普及,T-Box、C-V2X的渗透率提升,以及5G通讯网络的完善,车联网的功能会更加完备,且用户体验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持续扩大,行业渗透率将进入加速增长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26%。
产业政策支持汽车智能网联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厂标配TBOX。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变革,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推动智能网联产业的健康发展。自年1月1日起,国家已经规定对新生产的全部新能源汽车安装车载控制单元即T-BOX。年,工信部制定《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预测到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年,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年3月,工信部成立智能网联汽车推进组,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提出通过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打造创新产业生态,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不断推出的政策支持下,预计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将在未来迎来快速增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公司优势:全方位服务能力,从Tier2转型Tier1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历史悠久,客户广阔。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经深耕汽车电子三十余载,从年与阿尔派公司合作成立东软并通过软件解决了车载电子产品的技术难题从而进入日本市场,到后续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软件供应商。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有着多年来的技术以及人才储备,截至年年报,拥有专利余项,软件研发人员近6,人,其中45%以上具备5年以上汽车行业工作经验。同时公司与众多国内外主机厂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截至年年报,在全球前30大汽车厂商中,85%使用了东软的软件与服务。
客户资源叠加丰富的产品线,公司在产业变革中优势凸显。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在这场产业链的变革中,汽车软件公司从Tier2向Tier1转变。东软在这样的机遇下,积极转型并面向中国市场快速布局,推出了智能座舱、全球导航平台、T-Box/5GBox、车路协同C-V2X、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等一系列产品。公司丰富的产品线使其具备了从硬件到软件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凭借自身的客户资源以及技术储备,在产业变革中优势突显。目前公司成功从Tier2转型为产业链上游的Tier1供应商并处于国内第一梯队,业务快速放量,积累了大量在手订单。
公司的智能汽车互联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智能座舱等车载量产产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T-Box/5GBox、全液晶仪表、全球导航解决方案OneCoreGo、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等前装产品,以及与前装产品相关的软件功能解决方案业务;二是汽车网联,以车路协同C-V2X产品为主;三是东软睿驰下的汽车基础软件产品NeuSAR、ADAS及自动驾驶、车云一体软件及服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器及软件、能量及热管理系统、共享出行服务平台。同时也会根据车厂的需求提供软件定制化服务,深度参与汽车软件设计方案,加强客户粘性。东软睿驰虽然当前已经出表,但能够与东软集团母公司的汽车业务形成良好的联动与互补,共同为主机厂的新能源化、电动化成型服务,从而争取头部主机厂的订单。
自主研发智能座舱业务,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东软的智能座舱系列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全液晶仪表、全球导航解决方案OneCoreGo、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R-HUD等。其中东软自主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采用东软自主研发的虚拟化技术,支持多尺寸屏幕、双系统共存。在系统内集成ADAS、AVM、AR导航、V2XT-BOX等功能,能满足车载市场对座舱系统的不同需求,覆盖从入门级到中、高端座舱系统。
座舱域控制器市场份额领先,大屏帮助东软实现弯道超车。公司的大汽车战略使得自身成为车载系统的整体供应商,结合在汽车电子行业三十年所带来的客户资源,帮助自身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及智能座舱应用于红旗、吉利、奇瑞等多款车型并持续量产交付。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统计,年东软在我国乘用车智能网联座舱域控制器一级供应商前装市场中份额第二、达10.32%,仅低于德赛西威;年东软在我国新车信息娱乐系统大屏(十英寸及以上)前装搭载市场的份额达8.62%,位于第四名,显著高于其在传统信息娱乐系统前装市场3.51%的份额。
自汽车软件开发业务为起点,公司成功以座舱业务为切入点,向软硬件一体化的TIER1转型。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排名,年,从企业规模、资本实力、研发能力、经营能力、行业影响力、成长潜力等六个因素排名,东软集团在国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供应商市场中竞争力排名第五。我们认为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架构向域控制器架构转变,东软的域控制器业务和车机大屏业务会产生协同效应并帮助东软在智能网联座舱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
积极推动车联网发展,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公司从年就开始研发车载智能互联终端(T-BOX)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监控,并参与国标GB/T的编写。目前,公司作为C-V2X标准的重要制定者及产业化推动者,深度参与了30余项V2X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V2X整体协议栈,并拥有完整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及端到端C-V2X产品。截至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系统,已在国内的主要主机厂商和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获得广泛应用。此外,研发的5GBOX率先获得工信部认证,并获得国内领先车厂的量产订单。
T-BOX产品受到认可,国内乘用车前装市场份额第二。随着工信部在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规定对新生产的全部新能源汽车安装T-BOX以及燃油车网联化,公司的车载前装T-BOX产品出货量连年上升,应用于沃尔沃、奥迪、长城、吉利、红旗等众多车厂车型。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统计,公司年T-BOX产品的搭载量达到95.23万台占8.47%,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东软睿驰:布局ADAS与汽车基础软件层核心技术,与母公司深入协同
东软集团在年开始研发辅助驾驶,截至年年报拥有包括智能视觉、传感器融合、车辆控制相关国内外专利千余项,覆盖视频分析、嵌入式高性能计算、传感器融合等辅助驾驶系统相关领域。同时拥有专业的测试和评价团队,系统的测试流程及配套设施。具有包括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AS一体机X-Cube3.0,自动驾驶域控制器X-BOX3.0,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整车通用域控制器等面向SOA的新一代标准化域控制器产品,以及基于开放SOA架构和NeuSAR的L3/L4级别新一代自动驾驶中央计算平台。东软睿驰作为集团内部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底层软件、新能源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的子公司,于年成立并于此后在一级市场独立融资。
L0-L2级ADAS量产产品上市,商用车智能驾驶国产供应商综合排名第一。东软睿驰目前已完成L0-L2级ADAS产品的量产上市,与国内大型商用车集团合作开发的L3级域控类产品也即将量产。截至年末,东软睿驰ADAS量产产品的客户包括一汽解放、东风柳汽、陕汽、福田、戴姆勒、江淮、红岩等众多车厂。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的数据,年东软睿驰在中国市场商用车(营运货车)法规双预警前装标配搭载供应商中排名第一,在商用车智能驾驶国产供应商中综合排名第一。
汽车基础软件能力领先,提前布局底层软件生态。集团子公司东软睿驰作为AUTOSAR组织的高级开发会员,致力提高汽车软件的可复用性。公司自主研发出NeuSAR产品,兼容AUTOSAR最新标准。在传统的ECU开发中,NeuSAR系列软件复用度高、可移植性强,解决了ECU软件开发个体差异大、开发周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在新的域控制器架构中,目前各OEM的域控制器硬件平台趋于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其需要比较复杂的软件分层架构支持,aCore/cCore产品作为SOA架构下的基础软件中间件,为用户提供成熟的中间件和工具链,帮助用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