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科普栏目一这些航天知识,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2/6/12 14:42:23   

逐梦九天

航天知识知多少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带露的小花,绚丽芬芳,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为了激发孩子们对高端科技、航空产业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家长和孩子们对孩子们的航空知识科普必不可少。

认识我国的航天英雄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告诉孩子们要牢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的前辈们.....

杨利伟

---------------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搭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之旅,杨利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自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科普“小剧场”

当航天员们离开地球去探索神秘宇宙时,孩子们对航天飞行也充满了无限向往,脑海里闪现各种小问号。

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老师和家长可以为他们答疑解惑,告诉孩子们以下这些内容,给孩子科普航天知识,了解航天员们在轨的工作生活吧!

1

出发前的准备:宇航服

?

上太空前,为了保障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的安全,要穿上宇航服套装来保护自己的身体。同时飞船上还配备舱外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多个种类。

2

神舟飞船发射的过程

?

做好各项准备后,宇航员乘坐的载人飞船是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而火箭是由多节组成,当燃料用完后就会一节节脱落,最后,载人飞船便载着宇航员脱离地球引力飞向太空了!

3

宇航员之“家”:太空空间站

?

神舟十三号飞船,载着宇航员到达目的地——太空空间站。空间站是一种载人航天器,它就像太空中的房子,是宇航员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家”。

4

宇航员的太空工作

?

到达太空空间站后,宇航员们就要开始工作了。他们的工作很特别,既要组装、测试空间站的各种设备,又要做实验,还要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

宇航员如何在太空生活?

在太空中如何进食?

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一不小心,所有的食品袋都会飞起来。所以,航天员吃东西时,一般都是一口吃下去,不能吧唧嘴哦!不然容易产生残渣的食物就会漂浮起来对仪器产生影响。

宇航员景海鹏在太空进食(图源网络)

在太空喝水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在微重力条件下,即使把杯子倒转,水也不会自动流进航天员的嘴里。因此,航天员在太空都是用吸管喝水的!装饮料的容器一端有一个注水孔,航天员用塑料吸管插入注水孔吸饮。

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的“太空课堂”上示范喝水

在太空中如何睡觉和运动?

在外太空进行太空探索的宇航员们,他们睡觉就麻烦多了,跟地球上有很大不同呢!在太空,航天员睡的是“糊涂觉”,其表现是黑白不分和睡姿各异。

国际空间站在距离地面公里高度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大约90分钟就会绕地球一圈。原本在地球上24小时只能看一次的日出和日落,在太空绕地球运行的时候能看16次。航天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有时24小时内日出日落交替许多次,航天员无法遵循地球上的生活习惯,只能机械地按钟点安排工作和睡觉。

除此之外,让宇航员们最不习惯的也许就是失重的问题了。因为在外太空,引力变得很小,人很容易飘起来。所以他们要习惯在半空中迷迷糊糊的睡觉,找不到“躺”的感觉。可以站着睡、躺着睡、竖着睡甚至可以飘着睡,当然,航天员也有专门的睡眠区。航天员睡觉时会钻到固定在睡眠区的睡袋里。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会出现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身体变化,为了减少太空飞行对身体的影响,需要在太空中做运动,开展锻炼。一般的运动器械有拉力器,主要用来锻炼上肢力量和腿部力量,可有效预防一些肌肉群的萎缩和力量减弱;还有一种是自行车功量计,航天员在自行车功量计上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与飞行时间有关,一般每天锻炼1.5至2小时。

航天员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呢?

宇宙中是个真空环境,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递。声音的传播是依靠介质的振动来实现的。因此,在太空中,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之间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而在飞船舱内交谈跟地球上没有两样,因为舱内同样充满空气,能够传递声波。

随着国家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宇航员们将问鼎苍穹,实现飞天梦想。通过航天员的视角,我们也能够透过舷窗,看看这颗蓝色星球,看看我们的祖国母亲。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