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弱器 >> 减弱器发展 >> 概念追踪海外需求缩减传闻带崩逆变器板
智通财经获悉,11月8日,受一则关于逆变器需求下降的消息,光伏板块整体表现低迷,截至当日收盘,锦浪科技(.SZ)跌超5%,昱能科技(.SH)、阳光电源(.SZ)、海优新材(.SH)、固德威(.SH)均有不同程度下跌。早间市场有传言称,有专家表示,进入四季度后,逆变器海外需求会有一定缩减。对此阳光电源相关人士回复媒体称,不清楚上述情况,目前生产一切正常;锦浪科技则回复表示,目前市场需求良好,没有大的变化。固德威相关人士表示,就其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光伏逆变器传统的淡季是一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是旺季,虽然在数量上无法给出准确判断,但行业景气度依旧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出现四季度海外需求减弱的传闻,主要是接近圣诞节假期,人员用工紧张加剧,需求或有所放缓。”据了解,四季度为国内光伏旺季,海外在12月进入相对需求淡季。在今年俄乌冲突、能源紧缺的背景下,海外淡季表现将没有往年明显。业内人士也提到“圣诞节假期对于光储四季度的影响每年都会存在。长期看,逆变器的需求随着光储行业的景气正在攀升。”
据悉,光伏逆变器是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电网之间的电力电子设备,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功率模块转换成可以并网的交流电,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光伏逆变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太阳能发电系统整体的平稳运行,其转换效率直接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其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年限,最终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率。
需求端上,近年来,以“就地开发、就近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快速发展,装机总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双碳”行动方案的实施和“整县开发试点”工作的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布了《户用光伏建设运行指南(年版)》《关于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9.28GW,首次超过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容量。年上半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已达到19.65GW,大幅超过同期光伏电站的11.23GW。
同时,逆变器因由功率半导体、电容、电感等电子元器件构成,其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但光伏电站平均可用年限在25年左右,在光伏电站发电的生命期限内,逆变器具有存量替换需求。根据IRENA/国家能源局数据,-年(对应-年新增装机量)全球/中国光伏逆变器存量替换需求CAGR分别为22%/%,我国将迈入逆变器存量替换高增长阶段。
此外,储能系统与电网间也需要通过变流器连接。由于风光产业具有不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储能领域也在近年来成为逆变器新的业务增长点。
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光伏逆变器出货量高速增长。据光大证券测算,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有望从年的亿元增长至亿元;相应的,海外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有望从亿元跃升至亿元。
竞争格局方面,逆变器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中国已成为主要生产国。从全球逆变器的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根据WoodMackenzie,CR10市占率(按出货量分)由年的55%提升至年的80%。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占率较高,是逆变器主要生产大国。根据WoodMackenzie,年,中国共有6家企业上榜“全球逆变器出货十大厂商”,分别为华为/阳光电源/古瑞瓦特/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固德威,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3%/19%/5%/5%/4%/4%,6家企业合计市占率高达60%,同比+11pct。
从三季报来看,锦浪科技、德业股份、固德威、科华数据、科士达、易事特、英威腾等逆变器相关企业,营收均超过了10亿元,毛利率也在基本在30%左右。据了解,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光伏逆变器产品供不应求,从而导致量价齐升,逆变器企业盈利能力大为提高。随着第四季度国内抢装潮的到来,光伏逆变器的市场需求依然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