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东原文化的发祥
东平丁坞等处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早在三千年前,被称为“夷人”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丁坞古文化遗址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二者前后相互衔接。东原在海岱文化区西部,与华夏文化区相接。由于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出现,东夷文化由原来与华夏文化基本同步的情况下逐步超出,处于领先地位。东原,即属先进地区之一,是古代智人的活动区域。生活在这里的先民自称为“人”,相邻部族称其为“夷”,夏代称为“九夷”,西周因其地处东方称“东夷”。上古时期,这里主要有太昊、少昊、伏羲、蚩尤、黄帝和炎帝等所代表的部族。东平宿城遗址曾生活的先民就是太皋伏羲的后裔,东平遂城遗址的先民是虞舜的后裔,东平至今保存着夏代以前的古代帝王尧帝陵墓,且有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佐证。西周时期,今东平境内的须句、宿、鄣均为夷人后裔的封国。因此,夏商周以前的东原文化即夷文化,其后经商周两代夷文化、夏文化逐渐融合。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鲁文化在此交汇。由此,东原文化是多元的,早期的东原文化属于东夷文化,境内沟坝、朱桥商周遗址说明,以西周为代表的华夏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境内诸国分属齐、鲁,这里又成为齐文化、鲁文化的交汇点。秦汉之后,主要表现为齐鲁文化融合之后的内容与特点。
今文经学耀齐鲁——两汉经学及魏晋名士
两汉时期,经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正统,对汉代以及汉以后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齐鲁地区崇尚儒学,两汉经学的师承实为齐鲁经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是齐人胡母生《春秋公羊传》的传人,董仲舒传东平赢公、兰陵褚大、广川段仲、温县吕步舒,东平赢公传东海孟卿、鲁国眭孟及琅琊贡禹,形成两汉“春秋公羊学”。《鲁诗》最初传人为鲁国申公、申公传徐公,徐公传东平王式。东平唐长宾、山阳张长安、沛人褚少孙等,曾师事王式,后管为博土。两汉凡四百年,东平为经学重镇,重视儒学教育及好学的社会风气,对东原学人内在品格的形成及齐鲁乃至全国的倡儒之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汉末至隋朝统一,东原为四战之地,先宋后魏,延续三百余年。期间,东平涌现吕氏、华氏等名门望族。吕氏家族吕罗汉为北魏著名武将。官至益州刺史,封山阳公;吕思礼为北朝魏、周间著名文士,对策高第,文章重于当时;吕僧珍为南朝著名将领,官至南兖州刺史、领军将军,封平固县侯,都是名重一时的人物。华氏家族毕众敬曾任刘宋时期秦山太守,官至兖州刺史,封东平公;其子毕元宾官至平南将军、兖州刺史,封须昌侯,曾是权倾朝野、左右时局的关键人物。“建安七子”之一刘桢性情亢直,诗负盛名,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与“竹林七贤”嵇康、向秀友善的东平人吕安,性情刚烈,胸怀济世之志,不入世俗之流,朋友义不负心,与其慷慨赴死;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东平人马隆义无反顾地善待遭杀害的魏兖州刺史令狐愚,一时传为美谈;汉广川惠王之后、儒学大师、东平人刘兆博学洽闻,温笃善诱,从学者数千人,著述百余万言,世人争相传诵。
北魏崇信佛教,北齐崇佛弘佛,“僧尼溢满诸州,冬夏供施,行道不绝”。“佛教东渐”齐鲁,东平因当时在鲁西地理环境优越、条件充分、本土僧众热心踊跃而成为最佳选择,导致大批佛教造像刻经及寺院建于东平湖畔,推动了北朝佛教在东平的兴盛和发展,形成“东原佛教现象”。根据原有资料和近年考察情况,沿东平湖西、北、东呈马蹄状分布的庞大造像刻经群共有造像二十八处、两千余尊,刻经六处,总计一千余平方米,可辨识的字一千字以上。灵泉寺旁的明初摩崖题刻赞诗曰:“闻说招提自补陀,凤凰山秀拥清螺。龙泉分派通灵窍,老树参天控薛萝。罗汉洞深云雾合,索公岩古藓省多。摩崖试看唐碑碍,千古英雄永不磨。”东平人僧安道壹集佛学、书法艺术于一身,在今东平、邹城、泰安及河北邯郸等地摩崖书经刻经,以毕生精力在东原及周边锦绣山川之中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所刻泰山经石峪大字《金刚经》,为存世刻经规模最大者。东平洪顶山摩崖所书“大空王佛”,四字全高九点八米、全宽四点一米,其中佛字高三点五米、宽二点五米、笔画宽零点二米,是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大的北朝刻字。悬崖峭壁上的神来之笔气势磅礴,“大”字左右开张、包容天地,“空”字虚怀若谷、寓意四大皆空,“王”字端庄静怡、似隐者居于林泉,“佛”字最后一笔顶天立地、势不可挡。以“大空为王”,尊之为“佛”,表达对“集若性空”的崇拜。同时,禅宗不时受到推残,安道壹大书特书“大空王佛”,有粪土人王、蔑视权贵之意。东平石窟造像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隋朝白佛山石窟造像,堪称“中原第一佛”。东平湖西司里山摩崖造像跨越南北朝、唐、宋等多个朝代,历时一千五百多年,仿佛一部造像历史教科书,当为“鲁西石刻博物馆”。其中“三教通联”造像为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连龛像,是目前已发现的山东境内唯一的。
万里山河梦犹深——群英荟萃与诗礼之乡
唐宋时期,东平作为交通要冲,经济繁荣,传统文化得以恢复,成为人才荟萃之地。朝野官宦、迁客骚人群贤毕至,僧道逸士、三教九流汇聚于此,形成文学兴盛、艺术繁荣的特殊文化现象。东平太守苏源明的《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秋夜小洞庭离宴诗》采用骚体,一唱三叹,婉转流畅,含义深切,是较早描写东平湖的诗作。李白《送梁四归东平》《送方士赵叟之东平》《鲁中都东楼醉起作》《嘲鲁儒》等诗作,表达相互之间的真诚友谊,窥见“诗仙”在东平和齐鲁大地的活动踪迹。高适《东平路中大水》,描写特大水灾过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同情,是集中体现诗人关怀劳动人民疾苦的力作。宋代刘敞《出城》《初到东平得雨》《芦泉》等描写了大灾之年民不聊生、俄殍遍地的惨状,表现出与民同忧乐的思想,十分难能可贵。韩愈《郓州溪堂诗》、柳宗元《哭亡友东平吕衡州》、白居易《游小洞庭》、欧阳修《乐郊诗》、苏轼《郓州新堂月夜二首》,或歌颂东平人文景观,或悼念亡友,情真意切,享誉久远。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以节妇之语力辞气焰器张的李师道邀约,其中“还君明殊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另外,令狐楚、李商隐、察京曾在东平同座吟诗,马总,王禹偁、寇准、石介、文彦博、张方平等寓居东平并留下诗篇。宋代诗词女杰朱淑真、李清照凭吊项王墓诗作,一改缠绵凄婉,写出了“盖世英雄力拔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震古烁今的豪言壮语。更有民族英雄文天祥被押途中路过东平,写下《东平馆》等诗作。诗人仰望雨中郓州,吟咏出“万里山河梦,千年宇宙愁”,抒发了面对山河破碎,社稷危亡的悲怆情感和视死如归、勇赴国难的无畏精神。唐代东平吕氏家族中培养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学者吕向,诗人吕牧,著名文学家吕温、吕恭:毕氏家族出现了著名诗人毕曜,吏部尚书毕构,宰相、文学家毕诚。唐初,名将程咬金军功卓著,被封卢国公。东平人和凝、王朴,是五代时期的著名宰相。五代战乱之后至宋到金,东平为州、府、路治,文化再度繁荣兴盛。文学上继柳开、石介、王禹偁之后,穆修成为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西昆体的主力,诗文名家有赵邻几、龚鼎臣、李元膺、王质、赵沨、侯挚、黄久约等。王质擅长经学,与郑樵,朱蒸齐名,且自成一家之言,苦心孤诣编撰《诗经》,研究著述《诗总闻》,独创“十闻”之体,有宋一代,以“文学推重于时”。哲宗时宰相刘挚负责朝廷和地方官员的进退贬摧,注重忠实,秉公办事,恪尽职守,堪为楷模。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是继《诗经》《楚辞》《文选》之后的诗歌总集。人杰地灵,群英荟萃,东平成为诗文繁盛之乡,佳作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大学原校长吴富恒在《东原古诗辑注》序言中说:“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各个朝代的著名诗人咏东平的诗。从孔子、汉武帝到康、乾二帝,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李杜’、‘岑高’到‘唐宋八大家’……都能在这里觅到踪迹。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很值得探寻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东平府学与东平学派
东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自古贤士官绅、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历史上的东平之所以英杰聚集、人才辈出,缘于重视治学、兴办教育,东平府学贡献良多。东平府学前身是宋代郓学,最早由沂国公王普创办、别开生面。元初,严实父子割据东平,重视儒学。先后聘请杜仁杰、宋子贞、王磐、康晔、梁栋、王恽、张特立、李昶等为教授,聘请文学家商挺、杨奂及“一代文宗”元好问为诸子师。元好问八次应邀寓居东平,亲撰《东平新府学记》,提出了“以学政为主、刑政为辅”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教观。东平府学培养了大批的人才,王祯、李谦、阎复、徐琰、孟祺、申屠致远、张孔孙、李之绍、吴行、马绍、王构、王恽、王旭、王鄂、李治、刘肃、杨桓、曹伯启、刘庚、夹谷之奇、周砥、时震、高文秀、李好古、王士熙、王士点、严忠范。张时起等都曾就学于东平府学。学成之后,他们多数到朝廷为官,或在府学任教,或在四面八方为教撰文,形成了庞大的东平学派。东平学派在经学方面以王磐、康晔等为领袖,上承汉代大夏侯学,注重明经释义。提倡学习经学要义在用于当世。文学学派以元好问、王恽等为领神,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提倡刚健豪壮之风。杂剧学派以高文秀、杜仁杰、李好古、张寿卿等为代表。主张杂剧反映现实,追求审美情趣,形成著名的东原作家群,创作了大量的元杂剧。散曲学派以杜仁杰、张养洁、商正叔、商挺等为代表,主张表现个性,追求简约清丽。传统乐师和民间艺人汇聚东平,徙居东平的乐师、乐工达四百一十二人,肄习达二十八年之久,并多次赴京演奏,使得雅乐和俗乐得以保存和流行。杂剧及散曲创作、演艺技术提升、演出效果轰动,促进了文学作品及各类艺术的广泛普及、共同繁荣和迅速发展。
故国豪杰才子书——罗贯中与水浒文化
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的作者之一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学术界、出版界对其是东平人的主流观点已经给予基本认可和进一步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收获。罗贯中是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一生阅历广泛,才力富赡,著作等身,被称为“演义的先驱”、“章回小说的鼻祖”。《水游传》描写了北宋末年朝政混乱、边防告急,横征暴敛、强取豪夺,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揭竿而起、聚义水浒,英雄末路、逼上梁山,反抗官府、杀富济贫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八百里水泊梁山,其遗存水域为今东平湖,至今遗迹众多。《水浒传》不仅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而且在主观思想感情方面,罗贯中冲破封建正统观念的束缚,满怀热情地歌颂和描绘了农民起义,把原来被诬为盗寇的起义英雄作为正面形象着力刻画,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形象鲜明的人物,具有光辉的思想价值。作者虽受时代局限,但正面歌颂了不向朝廷投降的晁盖以及坚决反对招安的林冲、武松、李逵、刘唐、鲁智深等英雄形象。通过水浒义军兴衰的描写,表达了其发展、壮大、招安、灭亡的内在规律和思想观点。广义的水浒文化形成时间更早、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丰富。罗贯中《水浒传》的问世和广泛影响,使水浒文化更为确指、更加突出。水浒文化是民族的,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基本内容,而且具有更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正义诚信,豪迈直爽,乐善好施的忠义精神;不畏权势,爱憎分明,奋起抗争的反抗精神;勇敢向上,一往无前,不怕艰险的进取精神;胆肝相照,荣辱与共,协作配合的集体精神,水浒文化富有儒家文化的内涵,朋友讲诚信,友谊求纯真,尤其集中体现“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纯粹意义上的侠义文化。水浒文化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以人为本,不以朝廷为贵,不以功名利禄为念,重义轻利,没有贪官与奸商的浸染,是一种民间的、高尚的、质朴的精神。水浒文化是多元的,还包括民俗文化、地城文化、水文化、酒文化乃至饮食文化等,值得认真研究探讨,溯其源、固其本并鉴古知今。
运河明珠一线间——明清儒士与运河文化
明清时期儒学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藩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崭新思想体系。建于元代的龙山书院,在该时期成为东平的教育和学术中心。书院历经元、明、清三代,六百余年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书院附近山壁上镌刻着古人题诗:“有史以来不记年,万代第一是龙山。请君舍弃皇宫院,却奔深山住茅庵。龙山圣井甘泉水,天王殿侧建书院。藤萝乌桕遮天日,松柏长青伴春天。”“东平四尚书”之一的王宪,官至兵部尚书,为国家披肝沥胆,为社稷呕心沥血,颇受称赞。其子王汝孝聪慧过人,文武兼备,右佥都御使唐顺之称赞他“同时词客不如君,一剑还将静海濆”,礼部尚书徐阶更称其“已传文武才兼备,青史无烦数凤毛”,古志书称其“气宇轩昂,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为官清廉,历官南北,皆有声迹”。王汝孝遵照父亲嘱咐在龙山书院修碑撰文,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育。碑文曰:“清河泱泱,龙山苍苍。桃李天下,母校永光。”王宪、王汝孝被后人赞为“父子二进士”,传为佳话。另一对父子进士刘源清、刘尔牧气度凝重,奋然敢为,弹劾权奸,名噪一时。明清进士、博学多才的田大有创修《东平州志》,并对永济桥倾情赋诗:“秋水盈堤日正晴,晓风吹送彩舷轻。青山叠叠隔林见,白鸟纷纷傍诸鸣。杯泛巨罗余玉薤,歌翻红袖按新声。明时胜景宜行乐,击楫何须效祖生。”武之大两中进士,享皇封“龙门连跃,凤诰重颁”牌坊。官至翰林院检讨、朝官兼名医的梁颢后裔梁绍儒,不畏权势弹劾魏忠贤的封疆大吏杜三策,冒着生命危险“引卫济运”并编撰《东原考古录》的蒋作锦等,都曾求学于东平府学或龙山书院。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东平籍进士出身的官员达六十余人。明清时期,儒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崇尚通经、修德、时务、致用之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抨击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东平作为地区政治中心,属于封建统治思想禁锢严重的地区;作为儒学重镇,又是容易产生和接受先进文化思想的地方。随着东平发展优势不断减弱,东原大地的精英们无不殚精竭虑,图谋改革,建议将疏通大运河列入议事日程,由工部尚书宋礼、农民专家白英一起修建了设计科学、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戴村坝,引汶济运,南北分流,建成了“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大运河重现千帆竞发、舟楫如织的繁盛景象,东平州再现商贾云集、风物繁华的往日辉煌。大运河的重新通航创造了运河流域全新的人文环境,包括全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中国境内最繁华的区域形成一条政治、经济、文化纽带,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崛起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漕船、商贾汇聚于东平,商贸日渐繁盛,安山码头逐步发展成为安山古镇,并辐射到州城、宿城等较大的城镇。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商士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文化艺人、少数民族驻足于此,从事各行各业,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除了经久不衰的元杂剧和水浒戏,后来又有了河北梆子学社、大众剧团、二黄社、同乐社等剧团的演出活动,传统文化艺术名目繁多,争奇斗妍,并产生了东平独有的号称“半碗蜜”的四音戏剧种,现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有山东琴书、坠子、评书、山东快书、渔鼓、莲花落子、大鼓等。民间有艺术有龙灯、狮子、高跷、花船、敬河神、旱神、倒骑驴、秧歌等。
(转载自《东平文史览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