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31 15:18:38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会对你坦诚?报纸、电视、网络,躲在后面的写手有着自己的产业链,写着他们想让你“认为是这样”的东西,再演给你看。任何清醒而理性的人,都有能力做出得体的举动,也都有能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如果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透过小动作读懂“金主们”的心,就能把握最佳的时机和节奏,做到收放自如地精准投放,融资效率会高很多。有利益牵扯的时候,没有人会随便跟你说实话,语言是交流信度最低的信息通道,对方的一切真实想法要靠自己判断。人的行为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

如果是社交行为,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知道这些“妆容”举动背后的动机;如果是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我们就可以通过微反应的理论原理,倒推其心理感受和决策动机。

专业十问入“微”门

人的社交表现都是有备而来的“表演”,微反应则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反应,因此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它是一种理解他人的工具,也可以据此设计出应对他人的策略。

问题1:什么是微反应?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经意”的反应动作。真正够得上“微”级别的反应,不易被对手察觉,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一方的人也看不出来。与失态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微反应也是当事人对自己内在情绪和外显行为的失控,只是失控的时间很短,反应形态也小,而且当事人通常会迅速用行云流水般的掩饰行为一带而过。

问题2:微反应有国外的研究吗?

PaulEkman教授是该项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团队致力于研究将微表情用于判断被测试人的真实情绪,还专门研究过用于测谎的效度。分析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不应当仅仅限于面部表情,而应当通过观察并分析表情、肢体动作、语言意义等被测试人的表现,才能全面判断。“micro-expressions”一词,直译应当不仅仅限于面部的微表情,更适合于翻译为“微表现”。在刺激有效的情况下,被测试人的最初瞬间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不受思维控制的,真实可靠。

问题3:微反应的“微”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人类在受到有效刺激后,会产生能够代表其真实认知和感受的生理行为和情绪行为,但又不甘于被他人识破,便试图用意志管控的社交行为来进行自我抑制和伪装,这时的生理行为和情绪行为就会形态减小或消失,持续时间缩短或停止,不易察觉,故而取“微”字。但这些生理行为和情绪行为仍然存在,仍然能够突破社交行为的抑制和伪装,即使形态很小、持续时间很短,也仍然能表达出大量宝贵而有效的信息。

“微”字非常重要。我们不看行为人的社交表现,那些都是有备而来的“表演”,甚至可能经受过专门的训练。我们只看没有被社交行为掩饰住的微小反应,尽管它们形态微小、持续时间短,但却能够表达出行为人的真实感受和认知,也就是生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最后,特别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单向表达不分析”。

问题4:为什么“单向表达不分析”?

如果一个人从头到尾都是在自主向外表达信息(单向输出),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所有信息,包括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甚至是非常微小的握拳、呼吸变化以及躯干的俯仰,都不能作为依据进行微反应分析。

因为那些即使非常微小的细节,也不是反应,而有可能是提前准备好的“表达方案”。单向表达不分析,因为它们在理论上可能%是“表演”!

我们只分析“反应”,前提条件就是必须首先由我们实施刺激源的刺激,然后观察对方在接收到刺激源信息之后的瞬间反应。越是突破对方心理准备的刺激源,越能够起到引发反应的作用,我们称为“有效刺激”。因为这些刺激源并没有存在于对方的表演预案之中,所以他们会临时动用自己的认知系统进行评估和决策,这样一来,就会产生生理行为、情绪行为和社交行为,进而产生“微反应”。

其实,单向表达也可以分析。这倒不是自食其言,而是为了强调一个基本原理。如果你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分析对方的行为,来获取其真实的认知(比如说没说谎),那么必须要给自己先定下严苛的分析准则——单向表达不分析。

之所以严苛地提出“单向表达不分析”的研究原则,是为了保证研究出来的科学结论尽可能忽略掉可能存在的欺骗所带来的干扰,保证每一个微反应的意义都能干净清晰地指向行为人真实的认知和感受。在实际应用中,要记得社交行为具有表演欺骗的可能性就好,而不要腹黑地认为所有的社交行为都是伪装。

此外,即使是单纯分析别人有意为之的行为,也可以获得非常重要的信息。这组信息的名字叫做“行为人的意图”。例如,发型、穿衣、饰物、稿子、幻灯片、流畅的发言、礼节、消费品等等,都明明白白地在告诉你,行为人希望通过这些行为来向你传达什么信息。这些传达出来的信息并不等同于客观的事实,但却一定能准确地反应行为人的意图。很多时候,这样的信息也非常重要,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础,也可以据此设计出部分应对行为人的策略。

问题5:微反应能干什么用?

微反应能干什么用?挖掘那些当事人有意或无意隐藏的“真实想法”。微反应不是只能用来测谎。它可以适用的领域,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场景。只要是人和人打交道,都可以用到这项技术:

搭讪的陌生人有没有恶意和阴谋?相亲对象看起来不错,要不要用心?男朋友支支吾吾的背后到底什么情况?满脸忠诚的下属是否可以信任?城府很深的老板究竟是什么态度?同事彬彬有礼的得体举止有点不对劲?团队里总觉得有人二心究竟是谁?喜怒不形于色的重要客户到底满不满意?谈判到关键时刻对方的沉默微笑什么意思?侃侃而谈的嫌疑人哪里在说谎……

社会规则越复杂,就需要人们想得越多,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越错综复杂。也许,很多人没有恶意,也不是故意想做坏人、说谎话,只是限于社会规则必须要表现得合规矩,甚至连自己都没察觉到。很多误会也是由此而生的。人们本心的感受和诉求,会深深地藏在这些“壳”的里面,这就是“文明”。

普通人能看到的,是人类的社交行为,也就是别人“演”给你看的。

问题6:刺激源的形式有哪些?

心理应激微反应不会分析行为人的单向表达,因为无法确认单向表达中哪些是有控制的社交行为,哪些是不经意的真情流露,而理论上单向表达是可以达到%被控制的。心理应激微反应只分析行为人的应激反应,也就是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这就要求,必须先有刺激源,然后才可能开展分析。

1.提问刺激源最常见的形式是提问题,要求行为人回答该问题。提问题既可以用言语来表述,也可以用文字,后者较为少见。现实生活中和刑事侦查工作中,非常多的交流过程,都是用言语表述的一问一答来完成的。提问一方,还可以在提问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言语的音量、节奏、重音、重复、语气等附加因素,改变刺激源的重点。除了提问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也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刺激源。

2.视觉刺激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视觉信息的刺激是非常常见的实验方法。在刑事侦查工作中,也会使用照片、幻灯片、书证、证人等视觉信息展示的方法,对嫌疑人实施刺激,引起嫌疑人的相关反应。

3.动作和表演测试人员通过做出某些动作,或者进行某些表演,也可以达到很好的刺激效果。如果想要刻意制造较大力度的刺激,那么“不合规矩”的行为可以轻松达到这个效果。为了制造较大力度的刺激,除了通过接触互动性的动作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表演。

4.情境塑造有的时候,为了实现比较复杂的目标,还会综合听觉、视觉、行为和表演等因素,设计一个情境让行为人置身其中而不自知,引发他的各种反应。

在刑事侦查和犯罪心理研究的过程中,也常常用到情境塑造的刺激方式。

不论使用哪种刺激方法,刺激源一旦生效,行为人会做出相关的大量反应。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筛查这些反应。因为行为人给出的反应中,可能会包括社交行为、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它们复合在一起出现。根据不同行为的特征,一旦找到情绪行为和生理行为,就可以开展对行为人的心理分析了。最后这步的心理分析,实际上是尝试建立应激反应和刺激源之间的因果关联。

问题7:为什么人类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

“单向表达不分析”,说明了刺激源的重要性。为什么在有效刺激的前提下,人类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呢?这要从我们的大脑开始解释。

按照目前人类对大脑的研究,我们大致将人类的整个大脑分为三个中枢。

1.皮层:理性中枢第一个中枢是感知和思维中枢,由皮层来担任。皮层包括: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其中:额叶负责控制躯体运动,感官信息整合,以及高级思维决策;顶叶负责接收躯体感觉,构造对世界的认知,比如空间感和方向感等;枕叶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颞叶负责处理听觉信息,语义情节记忆,以及处理和控制听觉相关语言。

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皮层的作用是:“想明白,做出来,说出来。”皮层控制的行为最容易做假,在观察是否说谎的时候最不能相信。全身所有的骨骼肌运动,都是可以被皮层准确控制的;说话之前思考的内容、说话时声带的震动,也是可以被皮层控制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微反应的体系里“单向表达不分析”的原理。

2.边缘系统:情绪中枢最接近皮层的脑结构是边缘叶,也被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负责控制情绪;控制与物种生存相关的行为,比如战、逃、性等;参与控制生物的部分自主功能,比如饥饿感、汗液分泌和心跳等;还与人类的行为动机、学习和记忆等功能相关。

边缘系统是由若干脑结构构成的一个集合统称,是根据其相似的主管功能来定义的[1]。这些功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能或几乎不能用主观意志来控制,皮层所下达的理智决策最多能够进行干预,而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

边缘系统介于“理性脑”(皮层)和“生物脑”(小脑和脑干)之间,恰如情绪行为介于社交行为和生理行为之间一样,既贴近生物的本能需求,又需要靠皮层的认知和思考来做出判断。

情绪中枢控制的行为可能掺杂有社交行为的掩饰,所以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来过滤。什么方法可以过滤呢?那就是用恰当的刺激源,把他们逼回到像动物一样的原始自我保护状态,这种状态是真实的心理反应。这一类行为在观察过程中可信度的优先级最高。

3.小脑和脑干:动物中枢(或称为生理中枢)维持人类基础生理活动的脑结构,是小脑和脑干,脑干又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小脑负责运动和平衡。脑干负责调节复杂的反射活动,包括调节呼吸作用、心跳、血压等,对维持机体生命有重要意义。

人的行为过程,从神经系统的角度来描述,可以分为四个过程:认知、评估、决策、实施。基础生理活动的日常维系不需要意志的参与,但理性评估和判断的结果可能严重影响其指标变化。

每一个情绪行为的背后,都具备着人类作为生物个体的一条最简单的决策逻辑,都有着最直接的保障个体生存利益的生理意义,和动物的情绪反应没有差异。

人类在受到危及生存和繁衍的威胁时,应对刺激的处理机制会退回到动物的水平。在这种时候,人的动物性反应将取代人的理性“做作”而获取控制权,通过种种微小的反应,将内心的情绪和想法展露无遗。

问题8:什么是基线?

行为分析是否具备强大的功效,取决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否能够过滤表演行为。

研究微反应的任务,不包括评价恶与不恶,只是希望找到表达与认知之间的差异,以及这当中存在的规律。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从一个步骤开始——找基线,这个步骤是绕不过去的。严肃地说,没有基线的分析,都是哗众取宠。

基线,是指行为人不“装”的时候所具备的行为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检各项指标数值。这是纯生理指标的基线,数值位于正常区间,表示健康,超出正常参考区间,表示存在病症。

2.平静态基线,平静状态的行为特征。不张狂、不沮丧、不兴奋、不低沉的时候,一个人的松弛状态下,言谈举止是什么样子的,包括其面部表情、呼吸、语音,以及肢体动作的形态规律,可以作为一种基线,可以称为“平静态基线”。

完全松弛的状态会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独处,另一种是身处安全和轻松的交往环境中。获取这些基线特征,是需要长时间观察的,而非一朝一夕可成。很多姑娘对自己的男朋友就有这样的感觉——“我就觉得他今天哪里不对劲儿,肯定有事”。通常,这种“哪里不对劲儿”的感觉,用专业数据讲就是“捕捉到了违背基线的行为特征”,只不过姑娘们没学过微反应,无法准确又清晰地列举出这些内容。

3.情绪态基线,真实情绪支配的行为特征。无所顾忌、情绪高涨的时候,会突破社交行为规则的自我约束,为所欲为。这时候呈现出的表情、呼吸、声音、肢体姿态和动作特征,也是一种基线,可以把这些真情流露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称为“情绪态基线”。

4.稳定的社交行为特征。尽管社交行为不能作为微反应的分析对象,尽管社交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不可穷尽的决策和动机,但是社交行为却可以作为非常重要的行为基线,用来分析行为人的异常反应。

行为人日常呈现出来的社交行为,也可以从上述若干细节之处进行观察。区别于记录平静态基线和情绪态基线的是,社交行为基线需要记录的是行为人在特定社交情境中所呈现的特征。

问题9:微反应能被控制住吗?

控制自己的身体,有两层含义:一种是肌肉的运动控制能力,让动作可以保持精准而熟练,收放自如。但这种能力和控制微反应所需要的能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控制表演用的。

控制身体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控制应变能力,让神经系统可以处变不惊,受了刺激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真能做到“处变不惊”的,有三种情况:

①最高者,超脱得失。得到不喜,失去不惜,即使是生命。这个基本接近神的境界了。②中间者,经历丰富,积淀深厚,有比较强大的自信心。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③最低者,自我催眠,强迫自己相信本不是事实的情况。其实,这个更难,也许精神上患有疾病的部分人士,可以完全做到。

在观察别人内心的时候,这三类人也是最难对付的。厉害的政客属于第二种,高超的演员属于第三种,第一种至今还不多见。但无论是哪一种人,都不可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微反应。

先不说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的瞳孔缩放、心跳、血液循环、汗液分泌等生理指标根本无法被主观意志控制,就算是动用骨骼肌来完成的情绪反应动作,也几乎不可能被控制住。因为,控制住这种真实的反应是一个很复杂也很苛刻的过程:

①首先要做到不意外。要预先知道会出现某种刺激,然后决定要控制住自己。②然后要做到不在意。不管刺激如何,都要接受这种刺激,快速分析这种刺激的性质(利或害)和力度。③再然后要做到不反应。通过感知和思考,把你能找到的可能的身体反应一一制止。没准儿还有遗漏。④最后再复查一遍,自己是不是有没管住的地方,补充完善。

真的全部控制住了,满意了吗?那么接下来你听我说:从你僵硬的身体和呆板的表情来判断,你很不正常,应该隐藏了什么不希望人知道的事情。这么高兴(或者惊悚)的事情,你居然没反应?这些,就是破绽。而破绽的必然存在,正是观察微反应可以洞察内心的基石。

问题10:表演会克制住微反应吗?

感染力的逼真表演,是因为绝大多数专业演员都接受并实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也就是融入角色感受,酝酿剧中情绪,由内而外地表演,而非公式化地刻板演出。演得真,是因为真的有情绪,所有的表情动作和声音,都是在恰当的情绪支配下自然流露,而这些情绪,是演员根据剧本需要,提前在头脑中用共情或虚拟情境渲染出来的。所以,他们不是理性地在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事实上也没有人能做得到。

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一旦没有了剧本,心里再多些与切身利弊相关的牵挂,那么一切演技预案都将崩塌。

不怕,不怕,我能行——安慰反应

人在受到批评、压力、否定等负面刺激时,经常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寻求安慰的身体微反应,以减缓内心的不适感。当这些细微动作出现时,说明这个负面刺激源非常重要,具有继续深挖和分析的价值,也许能成为获取真相的关键线索。

解读意义:安慰反应映射了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行为人心理出现不适感,可能是慌乱、紧张、尴尬等,但尚未到达害怕到不知所措的冻结程度;第二个要素是行为人在努力地进行自我调整,希望恢复到平静态。

什么因素能让一个人自己感到舒适呢?适当的温度、湿度、力度、频率、抚触,会让人产生收益舒适感;上述种种舒适的刺激都没有的话,减少或停止负面刺激,本身也会让人产生舒适感。

安慰反应具有两个必要特征,一是动作和言语表达无关,没有辅助表意功能,二是动作能够让行为人自己感到舒适。

在很多发言表达的过程中,手、脚和身体姿态,能够辅助表达行为人的语义、心态和立场,比如对数量的表示、对大小多少的描述、对顺序的排列、对位置的指向、对感受的形象描述(脑袋都炸了)等等,这些动作属于社交行为,属于语言的辅助工具,不具备线索意义。

但是,当语言和动作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这些动作就值得注意了。如果,这些动作对于行为人的意义,相对于他们所处的情绪而言是舒适的,那么就可以定义为安慰反应。

例如,揉鼻子,生理上是舒适性的效果,与表达无关,又与生理病症无关(比如鼻炎、感冒鼻塞等),就可以定义为安慰反应;挠头皮,生理上是舒适性的效果,与表达无关,又与生理病症无关(脏、痒、头疼等),就可以定义为安慰反应;如果情绪比较痛苦激动,那么自抽巴掌可以起到排解情绪、转移疼痛的生理舒适效果,又与表达无关,就可以定义为安慰反应,尽管常规情况下会引起疼痛。踢墙角、撞后背、揉捏手臂、闻香水、舔嘴唇、咀嚼口香糖、需要喝水、抽烟等,符合上述两个特征,都属于安慰反应。

经典表现:说错话之后的掩口,支支吾吾的时候揉鼻子,紧张期待时的搓手。

注意,千万别动——冻结反应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会在第一瞬间减少或停止动作,并尽可能收缩身体,以便收集信息、减少痕迹并判断对策。看到这些微小的反应,可知对方心态大幅减弱,呈现害怕状态。而这个刺激点很可能成为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

解读意义:看到冻结反应,可知对方心态大幅减弱,呈现害怕状态。

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像动物一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在第一瞬间——非常非常短的瞬间——停止一切动作并尽可能收缩身体。我们将这样的反应称为冻结反应。

冻结反应具备两个特征,动作频率降低和幅度减小,也就是变少和收缩。完全冻结就是所有动作停止,同时身体呈现收缩姿态。收缩姿态的典型动作包括:耸肩、脊柱弯曲、双手拘束、双膝并拢、双脚踝并拢等。

冻结反应的生理意义

动作频率降低和停止的原理是,行为人评估认为刺激源可能带来危害之后,肢体少动或者不动是最佳生存策略。

动作幅度减小甚至收缩的原理是,在进攻力度、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把身体面积收缩变小,把重要器官收缩在内保护起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会减小。支箭射在1平方米的面积上,射中支,射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就只能射中1支,这是基本的物理规律。

如果被测试人的肢体姿态和动作失去了这两项特征,也就是不再保持收缩,运动逐渐增多,幅度也逐渐增大,说明他“解冻”了,害怕正在消失,心态增强。

爱则亲,恨则逃——爱恨反应

人和人身体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喜欢就靠近,不喜欢就远离。在热恋中,在商务服务中,在合作谈判中……出现的这些反应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这一规律也可以倒过来使用,通过关心行为和亲近反应的距离控制,加速信任感的建立。

解读意义: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非常微妙,喜欢就靠近,不喜欢就远离;感兴趣就靠近,害怕就远远离开。在本章中,我们将把这一奇妙的规律拆分成逃离反应和亲近反应分别进行讨论。

男女之间的情绪感受遵循爱恨反应的规律。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也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不仅局限于有喜爱与否,没有感情的两个人之间,彼此的距离控制也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爱恨距离坐标轴

利用这个坐标轴,我们可以通过两人或多人身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来判断他们彼此间心理之间的接受程度,二者成正比。越近说明越亲近,越远说明越疏远。

逃离反应

逃离反应的显著特点,是面孔远离刺激源。负面刺激源的力度越大,远离的距离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因为是应对负面刺激源的反应,所以会在远离动作同时呈现紧张状态,包括不松弛的面孔、视线、呼吸,以及身体不会松弛,四肢很有可能保持紧张状态或阻隔状态。

逃离之后,视线会呈现稳定的状态,但方向不一定,如果向上,是消极逃避策略;向下,是隐忍逃避策略,有进攻的可能性;如果是对视,是顶撞对抗。

看到逃离反应,可以判断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和评估为:轻蔑、反感、排斥、惶恐、害怕,等等。

亲近反应

亲近反应是表达积极意愿的主要方式,表达了希望获取更多信息,希望更有效的表达,或者希望更好的身体互动。对应的意图可以分别设计台词为:“你说什么?”“我也好喜欢他!”“这件事不要让别人知道”,以及没有台词的亲昵动作。

亲近反应可以分为试探性的小幅度和低频率,和获取性的大幅度与高频率。在不明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尝试性的动作进行干预,比如侧耳倾听;在对结果有确定性判断后,通过剧烈运动表达并获取结果,比如表达热情欢迎的拥抱。

傲慢与谦卑——仰视反应

代代相传的生存与死亡的记忆,让人在潜意识里仰视和敬畏比自己大的东西,也会让人在比拼的时候把自己塑造得更高大,哪怕只是仰头、抬下巴;而把身体放低则是表示礼貌、谦逊以及服从。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对自我的真实定位。

解读意义:看到仰视反应,可知对方心态变强,对刺激源不接受、不服气、不认输,对抗性增强;负仰视反应则表明了接受、认同和妥协。

仰视反应

个子大的动物打架容易赢,它们的强弱规则就是这么简单。

人类也继承了这种千百万年进化留存下来的意识,在心生对抗不服输的时候,会试图通过挺直躯干和仰起头颅改变自己的身高。身高的增加量其实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个动作的确能改变自己的视线角度,让自己感受到自上而下的视觉感受。在精致对抗过程中,这样抬下巴的角度也许只有一点点的增加,但仍然可以凸显出行为人的不服从和拒绝接受。

常态下,可以把抬头和扬下巴的动作描述为下巴线条和颈椎的夹角增大,这一指标可以作为判断基线,如果夹角增大,则可以判断为有抬头动作,表明心态增强,如果再加以侧向角度变化,则对抗性和不服从性更加明显。

负仰视反应

在我们的社会礼节中,做错事情之后的道歉,使用的是鞠躬甚至跪拜。所有希望道歉被接受的人,都会使用同样的姿态——弯曲脊柱和低头。躯干的弯曲和头面部向下,是弱势心态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自己愧疚、难过、请求原谅的诚意。双腿和双手的动作,则通常符合冻结反应的规律,体现了自己的谨慎和担心,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触怒对方。

这是我的领地——领地反应

在人类世界里,领地意味着权威和掌控感,人会表现得放松和自信;一旦受到挑战或侵犯,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愤怒和反击。不要跨越领导者心中的“红线”,那会决定你的去留甚至生死;而刻意冒犯掌控者的领地,则能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其泄露更多的内心秘密。

解读意义:看到领地反应,表示对方出现统御和控制的强势心态,非常自信且有掌控感,承压能力强。

在野生世界中,有权有势的动物,会尝试建立自己的领地范围,俗称“圈地”。领地的建立,其实是动物之间一种彼此都心照不宣的默契规则,你要是想获取什么利益(食物或者配偶),先要评估一下自己的实力。领地主通常用尿液或体味在多点之间标明一条界线,外族要试图进来,就是心怀不轨,势必引发搏斗,拼个高低死活,最终胜者王侯败者寇。

这种规则的建立,客观上能达到让大家都省心省力的目标,尤其对领地内被领导的个体而言,要遵守这种约定的规则;但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因为领地范围的划定,不动手还好,动手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性质都很严重。因为这份严重,导致野生动物具有强烈敏感的领地意识,领地被侵犯,往往意味着死亡。因此,划定领地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实力,科学地勘测,严谨地圈定,一旦领地被侵犯,那就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这两种心理习惯,随着进化的积累,也成为人类的本能意识。领地意识,代表着对内的权威和对外的拼死防御,主要表现为四种行为特征:在自己的领地内扩张、松弛、挥洒,领地遇到侵犯,则拼命自卫。

扩张

敢于扩张和舒展肢体,尤其是双臂和双腿间的夹角扩大,就意味着行为人敢于用胸、腹、生殖器一面最脆弱的躯体,迎接即将到来的压力和刺激,甚至是相信在展开的区域内,不会存在负面刺激。这是一种非常强势的心态,是有自信和有掌控感的表现。

当你对面的人把双臂张开的时候,或者坐姿时把双腿张开的角度变大的时候,都表明了他有着强势的心态。

松弛

在自己的领地中,领地主会拥有较强的统御感,认为领地内不存在阻力或敌意,所以肢体姿态和行为都较为松弛,不会出现安慰反应的无意义小动作,也不像冻结反应那样拘谨行事。比较典型的松弛状态,是眼神不呈现犀利和集中,躯干或倚或靠寻找支撑,二郎腿或舒展腿,行动自在。

挥洒

领地反应的第三个特征是动作幅度大,频率却不高,呈现出轻松下达命令的挥洒状态。不论是下巴指向,还是点头摇头,又或者是挥动手臂和手掌,或者是站姿和坐姿的转换,都会呈现出上述特征。自卫如果领地遭受侵犯,如尊严受到挑衅,会直接产生愤怒的强烈反应,出现明显战斗反应。

进攻与防守——战斗反应

愤怒情绪一旦被唤醒,全身上下都会协调统一,进入明显的战斗状态。所以,战斗反应极难作假且易于识别。尽管在文明的社会规则约束下,战斗反应产生了若干演变,但映射的内心却是同样凶险,一旦出现,即要引起警觉。

解读意义:看到战斗反应的进攻态,可知对方内心正在进行对抗,取胜欲望强烈,属强势心态。相反,看到防守姿态,可知对方内心承受进攻并试图自我保护,属弱势心态。

动物抢夺资源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要么战斗,要么死亡。因此,活下来的都是强者,代代积累,战斗意识深深融入全身的血液和每一条神经。只要有危险出现,就可能唤醒隐藏在体内的战斗意识。

人类社会的历史,也是充斥着各种战斗的搏命史,从街角的斗殴,到绅士的决斗,从打群架到大规模战争,动机愈发复杂,战术愈发先进,唯一不变的是战斗时身体的反应:热血沸腾、发指眦裂、呼吸加剧、理智消退,愤怒情绪作为支持这些剧烈进攻行为的神经机制和核心动力,在进化过程中留在了人类的大脑里。

愤怒情绪难以伪装和掩饰

愤怒是所有情绪中,需要能量最大的一个,对能量的需求超过了大哭和大笑。

因此,愤怒情绪一旦被唤醒,全身上下都会协调统一,进入明显的战斗状态。能量的储备和运输,需要呼吸与血液循环的配合。因此,人一旦产生愤怒情绪,必然会增加呼吸的深度,试图吸入更多的氧气用于战斗。循环系统在愤怒情绪的指引下,会安排心脏加速用力收缩,提高血液循环的量和速度,同时血压升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燃料物质给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

这说明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战斗反应很难作假,因为它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全身协调消耗,表演不易。假装愤怒反应的难度在所有伪装中是最难到位的;另一方面,真实的愤怒情绪一旦出现,又会表现得非常明显,很容易被捕捉到。

即使是在文明的社会规则约束下,不能随意打架、不能任性伤人,所以原始的战斗反应产生了若干种精妙的演变,看似不是战斗,但映射的内心却是一模一样的凶险。比如口诛笔伐、体育比赛、炫富选美,都是这种演变的结果。

中国明朝的言官们重要的工作就是骂人,下到监督官员,上到指责皇帝,乱到朝堂上对掐。这些夫子口中的语言高雅深邃、引经据典,礼仪上也按照规矩恪守,但一旦骂到动情,一样会在朝堂上像街头吵架那样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形象。

体育比赛是使用身体进行的一种衍生战斗形式,身体强壮而技巧丰富的一方会成为赢家。观众即使自己不能亲身较量,也会被比赛牵动着神经的兴奋,山呼海啸,群情激奋。所以体育可以发展成一个经久不衰的巨大产业。

漂亮的人可以满足异性骨子里优质繁衍的需求和欲望,因此俊男美女们关于外表的比拼也是明争暗斗,希望引起更多的喜爱和追求;有钱则是高品质生活的条件,也能一定程度上证明其他方面的优势力量,因此炫富拼财的事也经常发生。

具体到人类个体而言,无论如何变化,身体的反应都会同动物们的拼杀一样,具有相同的特征——力量和速度!战斗反应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战斗准备、战斗发力和防守保护。

战斗准备

战斗准备的反应特征,是行为人在使用不明显的方式暗中发力,只是发力的对象不是外界目标,而是“自己和自己使劲儿”。比如,握拳、抓握手臂、两手指大力对顶、咬牙切齿、拉拽自己的衣饰、脚踩碾压或者用力捏自己手里的核桃等。

战斗发力

战斗发力的反应特征,是嫌疑人在使用明的或暗的发力方式,将不起眼的力量发挥到外界对象上,但往往不会直接指向刺激源。比如,手指的戳点动作、敲桌子、拍桌子、甩书本、墩杯子、摔手机、摔门等,这些动作经过变形之后,原有的进攻意义变得隐晦而不起眼,但是仍然能够表现行为人的抗争心态和求胜欲望。这是强势心态的表达方式。

防御保护

防御保护的反应特征,是躯干弯曲、手脚四肢实施隔断,同时还会自然出现躯干的扭转,以避免刺激源直接侵犯胸、腹、生殖器一面。

由于利益威胁是引发愤怒情绪和斗志的根本原因,所以,一旦被测试人出现愤怒情绪,则说明他感受到了刺激源带来的威胁。在测试这种具体情境下,这个刺激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有可能就是大家共同关心、被测试人拼命掩盖的真相线索。

胜败并非常事——胜败反应

战斗有输赢,胜利者的身体和神经都会很兴奋,会呈现出多种活跃的表现;而失败者的神经系统进入压抑状态,身体重心向下并收缩,呈现出自然散落状。注意观察对方的这些反应,可以判断其内心真实的心理状态。

解读意义:看到胜利反应,可知行为人内心因为收益感或优越感而兴奋,认为自己获得对抗的心理;看到失败反应,可知行为人内心因为无可挽回的损失而沮丧。

古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潜台词是赢了别骄傲,输了别气馁。这句话是用来劝勉人的。

但战斗会有输赢,不同的结果会造成输赢双方的反应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反应可以分析出重要的心理状态。因此,对每个学习微反应的人而言,胜败绝非常事。

打赢的一方,常常高举双臂,大声欢呼甚至长啸,高傲地挺起胸膛,环顾四周,炫耀自己的成果——来之不易的胜利。随后,分钱分肉,大吃一顿,舒舒服服洗个澡放松一下,享受生活。总结一下的话,大致有三种表现:喜悦、炫耀和放松。

被打败的一方(这里指内心接受失败的结果,有志气或者不服气的不算),如果还没战死的话,通常呈现“灰溜溜”的状态。挺不起胸,抬不起头,连脸上的五官都无精打采,视线黯淡,尽量让自己消失在众人面前。如果事关安危生死,还会出现恐惧和悲伤的种种反应。

所以,我们把胜败反应分成胜利反应和失败反应两类加以论述。

基础理论:重力原理

克服重力是所有生物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各种生物需要想方设法对抗的第一阻力。对重力的对抗不仅仅反映在站立、跳跃、投掷等大动作上,也会存在于惊讶、笑容、愤怒等微小的肌肉运动中。

在微反应研究体系中,由于主要研究对象是不依靠思维性意志而做出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因此这两个条件可以合二为一。神经兴奋程度越高,所调配的能量就越大,对于重力的反抗也就越明显;神经兴奋程度低,所调配的能量就越少,对重力的反抗能力就会不足;如果神经系统进入抑制状态,就会造成能量的停止补充和快速流失,无法继续抵抗重力的吸引,身体相关部位呈现无力下坠的状态。我们将这个规律命名为重力原理。

人在得意的时候会兴奋,所以充满能量,往往神采飞扬,欢呼雀跃;人在失意的时候,则会垂头丧气、丧眉耷拉眼,蹲在街角哭泣,这些都是没有能量对抗的表现。有心的同学注意观察一下笑容和悲伤的表情,看看是不是脸上的肌肉符合这个规律(详见《微表情》一书)。

胜利反应

胜利反应表现:胜利心态的人,会变得神经和肌体都很兴奋,充满着能量的支持,所以在有所抑制的前提下,他们会呈现出很多活跃的表现。比如:

1.眉毛动作多,笑容抑制不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眉飞色舞;2.眼睛会灵动多变,会不断观察值得注意的人,试图向他们展示自己的成就,甚至希望获得认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意的炫耀和示威;3.头部的晃动,不是点头,不是摇头,而是各个方向的晃动;戏曲艺术中,有时为了表现小花旦的得意,会表演为眼睛向两侧大幅转动切换,同时配以笑容,再加上头部向两个耳朵指向的方向摇晃;4.双肩快速抖动;5.摇晃躯干,与摇晃头部是一样的道理,就像松弛的人走进舞厅里随着音乐摇摆那样,只是动作幅度小很多;6.手指动作多且没有目的,比如用手指连续轻轻敲击桌面;7.如果椅子有弹性,还可能出现依靠椅背前后轻轻摇晃躯干的动作;8.双脚交叠在一起,脚的晃动摇摆。

失败反应

失败反应主要表现在精神注意力和身体支撑力的双重无力感。精神上无精打采,不关心新的事物和信息,因为失败者已经损失了最重要的利益,此时此刻不会也没有能力关心其他的事情。而身体方面则因为颓废和没有精神,呈现出自然散落状,头、躯干、四肢,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低沉,脊柱不会挺直,头不会昂起,双手不会高举不会大幅挥舞,双腿不会呈现出大幅分开、踮脚尖、抖动或者晃动等姿态,也不会笔直地站立,等等。

关键时刻,别被呼吸出卖——呼吸反应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呼吸状态变化,如惊讶时的吸气、厌恶时的呼气、愤怒时的深长呼气、恐惧时的“大气都不敢出”……通过观察呼吸的幅度与频率,也可以判断对方神经系统和身体状态的兴奋程度是增加还是降低。

解读意义:通过观察呼吸的幅度和频率,判断行为人神经系统和身体状态的兴奋程度增加还是降低。呼吸的幅度或频率增加,说明行为人兴奋度增加,反之兴奋度降低。如果行为人在控制呼吸的速度并减少单位时间呼出和吸入的量,则说明行为人进入小心翼翼的对抗状态。

面部表情、语音语义、呼吸以及肢体姿态和动作,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分析体系的四大指标。

呼吸的变化可以通过行为人的鼻孔或嘴部呼吸动作以及胸腔起伏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来,且由于呼吸的生理意义与身体里的能量储备和行为驱动变化直接关联,所以,呼吸的变化和控制是微反应研究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与前述七类肢体姿态并列,单独分类为第八类微反应。在观察和分析行为人的时候,也需要将前面的七类反应形态配合呼吸的反应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特别强调,本章中所有讨论的吸气和呼气,如不特别指明,是指应激微反应的呼吸变化,即行为人不经意的呼吸变化,而不包括刻意控制的呼吸行为。对于呼吸的控制意义,本章也专门做了论述。

同样在有控制的前提下,不同情绪状态会呈现出不同的呼吸状态变化。

有控制的惊讶时,会先小幅度快速吸入一口气,然后暂停呼吸;轻度厌恶,也就是不屑或轻蔑的时候,会表现为小幅度快速呼气,有控制时几不可见;深度厌恶的时候,会屏住呼吸尽快远离后,再恢复呼吸;有控制的愤怒,会采用鼻孔向外深长呼气;恐惧的时候,尽管身体非常兴奋,但因为剧烈呼吸会造成声音和气息的流动,所以有控制的轻微恐惧时,比如小心谨慎的时候,行为人会使用悄悄的深长呼吸,单位时间进气量和出气量都很小,以免被他人注意到。这就是常说的“大气都不敢出”。

如果行为人处于比较强烈的恐惧情绪状态,但又在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他通常会采用高频小幅呼吸,连续地快速换气,但每一次呼吸的量都不大。相反,人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进入低迷状态后,生理活动减少,客观上不需要大量氧气的消耗,所以呼吸会进入平缓而低沉的浅呼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