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发布时间:2022/6/4 18:05:19   

久战·01

打持久战,最忌讳“势穷力竭”四字。

力,指将士的精力而言;势,则是指战略大局,全盘作战计划及粮饷的供应补充。

敌人以坚忍的气势拼命抵抗,我也要以坚忍的精神相抗衡,直到最终取胜。

这时只有休养士气,相机而动,不必过于追求速胜,白白损伤良兵猛将。

等到时机成熟,就如瓜熟蒂落一样,自然可以一出击便歼灭敌人,凯歌而返。

久战·02

凡是和敌人相持日久,最要戒备的是散漫草率而无谋划地打仗。

士兵们会因散漫草率作战而心不在焉,心不在焉就会懈怠。

敌人因为我方的散漫作战而更狡猾,狡猾就会变得机巧。

以我军的懈怠去和敌军的诡诈机巧作战,终不免有战败受损的一天。

所以我过去在军营中告诫诸将说:“宁可数月不打一仗,也不可毫无安排算计的与敌开仗。”

久战·03

打仗,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进攻,士气最旺盛;第二次进攻,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进攻,士气基本上就衰竭了。

这是古人的用兵经验,曾国藩说:他对这几句话,经常思索玩味。

大概用兵并无其他奥妙,一直保持锐气不用尽就可以了吧。

三国时,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两者失败都因起初气势太盛,渐渐到决战时就衰竭无力了。

只有荀罃攻克逼阳,士气衰竭而又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先按排好外援,坐以待敌人自毙。

这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例子。

——《冰鉴·久战》

下一章更精彩

中华文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声明:本平台使用的音视频、图文等资料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6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