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盘点有声学习10大误区,越练越错,80

发布时间:2024/12/24 12:56:23   
哈喽大家好,我是喜妹~想问问大家在学有声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受:学习没有头绪,左学一点,右学一点,啥也没学明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搞懂有声语言学习规律,没有理清分析并解决问题的逻辑,所以才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今天,喜妹跟大家聊一聊,在有声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10大误区。压喉压喉,是一个发生频率很高的问题,出现压喉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喉部太用力;后口腔太用力;下巴太用力。而之所以这几个部位容易用力,根本原因是气息不足。正因为气息用得不好,所以声音音质松散,音量较弱。为了让别人听清楚,我们会本能地加大喉部着力,所以造成了压喉问题。解决办法:让发声位置前移,做好“声挂硬腭”。说白了,就是要用意识引领我们的发声位置向前移动,让声音像一条带子一样集中撞击在硬腭部位。可以用“ai”这个韵母来带动声音向前发。发音太前这个问题通常会引发很多气息杂音问题,比如会让舌面音j、q、x和翘舌音zh、ch、sh、r出现气息杂音,听起来会显得声音尖利刺耳,不够柔和。这是因为发音位置太靠前了,后口腔开度不够,因此舌部也就太靠前了,以至于舌位不准确,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解决办法:第一,根据每个声母韵母的发音要领精细化调整舌位。第二,要做到口腔放松,不要太过于用力。因为一旦用力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发音全堆在唇齿上,显得声音比较逼人,不够柔和。口腔太扁这个问题会让我们的发音显得干瘪,不饱满。我们经常说要做到“吐字如珠”,后口腔太扁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做到发音饱满圆润。这样一来,我们普通话发音的规范度会受到影响,声音的饱满度带给我们的口腔共鸣美化效果也会大大减弱。解决办法: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1、提颧肌:提颧肌说的是我们面部的颧肌向外上方提拉,这可以引导我们的吐字发声向前集中。2、打牙关:打牙关需要我们牙关的关节处打开,在实际感受中,要让上下后槽牙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一定的后口腔开度。3、挺软腭:挺软腭说的是上腭后半部分的软腭部位要积极上提,进一步增大后口腔开度。4、松下巴:松下巴是说下巴要处于放松、从动的状态,不要主动用力。鼻音过重当我们的软腭不够积极,比较松懈,处于下塌的状态时,我们的后口腔空间会缩小。气息和声音在舌根与软腭部位容易受到下垂的软腭的影响,使得通过口腔发出口外的声音减少。而通过鼻腔发出的声音增多,由此会带来较多的鼻音,听起来嗡嗡的、囔囔的,不清楚,而且影响美感。解决办法:着重练习挺软腭,让软腭积极上提。注意,软腭积极不是软腭用力,不要让软腭用力向上提,而是用一种兴奋积极的情绪带动软腭上抬。大舌头大舌头的表现就是舌头变化不灵活,力量不集中,运用不轻巧。由此会带来一系列发音偏误,比如:zcs发成齿间音:也就是说本应放在齿背的舌尖跑到了上下齿之间;jqx发出了尖音:这是因为舌尖太靠前,没有后收,没有自然下垂,也是大舌头的表现之一……解决办法:练习舌部操——增强舌部力量的集中度和轻巧度。同时,重点加强一个练习:“ü”音练习,可以连续发ü这个音,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舌尖,让舌尖的力量不断向前集中,由此增强舌尖力量集中度和轻巧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练习“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这个绕口令,连续多次朗读这个绕口令,也可以达到解决大舌头的训练效果。单纯练习音量有同学因为气息不足或者因为声带天生偏薄等原因,发出的声音音量相对较弱,音强不强,听起来缺少力度,不够清楚。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开始用“喊叫”的方式练声,以为只要音量够大,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或者以为大音量大嗓门是可以喊出来的——只要我们经常把声音喊出来,自己也能练出大音量……其实这是不对的。音量偏小,有发声习惯的问题,有心理接受度的原因,有气息不足的原因,也有声带天生偏薄的原因。解决办法:前两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大喊的方式把声音放出来的;而如果因为气息不足导致音量太小,则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气息;如果因为声带天生偏薄造成的,那就需要接受这样的音量基础,在客观不变的生理条件下试着增加声音共鸣从而增大音量。片面模仿音色很多人一旦喜欢一个人的音色,就会十分着迷于模仿他的音色,小到唇舌口齿,大到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都会照着被模仿人的样子去设计,以期能够达到和他人一样的好声音。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每个人的音色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声如洪钟,有的人扎实饱满,有的人清澈透亮,有的人温文尔雅,这都是不同的声音特质。其中涉及到每个人不同的生理基础、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心理状态、发声习惯、口腔状态、共鸣状态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我们要注意避免“唯音色论”,要认识到,没有一个人的音色是完美的。更要认识到,我们自己只要调配好个人的发声器官,找到科学的发声状态,就可以发出独具魅力的好声音。解决办法:一是要加强自身口齿唇舌和用气发声、共鸣控制等方面的训练,基于自身实际来打造自己的稳定音色;二是在模仿他人作品时要多注重模仿情绪表现和语流状态,避免单纯模仿音色。追求单一共鸣在共鸣练习中,我们很容易为了追求扎实有力的胸腔共鸣,而不断让声音下探,容易引发压喉,久而久之还练成了“气泡音”,也就是发音位置过于靠后的一种错误发音方式。为了追求明亮华丽的鼻腔共鸣,而不断让声音更多地走鼻腔通道,这就容易带来囔鼻音,声音会显得不干净。因此,在共鸣训练中,我们要时刻记得,任何一种共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为了强化一种共鸣而去刻意夸大练习。解决办法:根据胸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的科学规律和一般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在练习初期,连续练习多天没有明显效果是正常现象,切不可为了让效果立竿见影,就对每种共鸣刻意夸大,毕竟“过犹不及”。此外,我们在有声语言中用到最多的其实是口腔共鸣。只要口腔共鸣运用得当,鼻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训练在自身生理基础之上进行适当探索就可以。语流音变不足学习有声语言之后,我们在有声演播中一定要每个字都做到吐字归音到位吗?一定要每个调值都饱满规范吗?不是的。很多人在演播中过分注重语音规范工整度,吐字归音每个细节都做得十分到位,这其实是有不足的。因为这可能会让我们失掉语流音变,失掉口语化,失掉自然感,听起来比较平淡,缺少起承转合,缺少抑扬顿挫和语势变化。但是,为了避免出现这个问题,我们不学吐字归音了,可以吗?也不可以。因为学习吐字归音是为了让我们在单独读字词的时候能够规范到位,这样才能在语流中允许存在磨损。但如果单独读字词的时候就有问题,那在句子中磨损之后就可能直接没法听了。解决办法:一是要在字词练习中做好吐字归音;二是要在作品演播中注意语流和情绪,在保障字、音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追求语流自然,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积累中培养语感,需要我们多听多模仿来培养语感。情绪表现单一读文章太平淡?听起来好像冷冰冰的没有感情?自己内心快要哭了可是读出来依旧波澜不惊?这都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情绪感受和有声语言的情绪表达脱节了。所以,我们内心可能没有觉察到情绪表现不足,也可能觉察到了,但是却不会用合理的方式来表现情绪,这都会造成情绪表现单一的问题。解决办法:一是要充分激发作品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调动播讲欲望,要打从心底真正愿意讲给别人听;二是要锤炼情绪表达技巧,要多听、多读、多模仿、多录音、多回听,以此来校正和提升情绪表达的具体做法。

比如:表现哭的情绪时,气息是什么样的,语气是什么样的,发声状态是什么样的,这些都应该从实践中不断揣摩进而总结规律。

好啦,到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有声语言学习中的十大常见问题。

其实每个问题看似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底层逻辑,明确了其中的规律,学习就不难了。

赶快看看在上面这些问题中,你存在哪几个?给自己定个目标,准备怎么解决,在留言中写出来吧!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站酷海洛。

关于有声演播、配音接书等内容,你还有哪些内容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或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哦!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