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二战期间,日本引以为傲的伊400水下航

发布时间:2022/11/13 16:04:12   
只看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你能相信吗?在二战期间,日本曾让航母潜入海底,可轻易攻击美国本土,堪称二战日本海军最强杀器,一经面世就让世界为之震撼,然而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如此恐怖的大杀器,其战绩竟然为零。

那么,日本为何想让航母潜入水下?这个水下航母性能如何?该型航母的战绩为何是零呢?

航母作为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是现代海上最大的作战平台,不仅可以彰显国家出众的研发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海上实力的重要标志。

自航母面世以来,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被称为“海上霸主”,但也正因如此,航母在海战中经常会成为敌人集火的目标,往往需要十分庞大的船队为其保驾护航,而这又会增加被敌人发现的概率,很难完成突然袭击的工作。

所以,不少人认为如果能将航母的杀手锏——舰载机与潜伏在海底的“杀手”——潜艇相结合,便能完成深入敌后、突然袭击的工作,而这就是水下航母的雏形。

为了让这个设想变成现实,一些国家将潜艇的主炮改成机库,并将甲板改成了飞行跑道,让水上飞机从潜艇上成功起飞。

但这种所谓的“水下航母”,只是将一架水上飞机放在潜艇“甲板”上,这架飞机还只能起飞不能降落,没有任何实战意义,因此水下航母也因此被搁置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年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舰舰载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美军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让美国太平洋舰队元气大伤,这使得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认识到了舰载机偷袭的重要性,于是决定重启水下航母工作。

此时,日本已经拥有了10余艘能够携带弹射侦察机的潜艇,有着一定的技术基础。

不仅如此,在年11月,日本海军一艘潜艇偷偷潜入美国海岸,并起飞了一架E14Y1侦察机,向俄勒岗州的森林投掷了两颗小型燃烧弹,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更重要的是,这次袭击证明了日本对美国本土具有打击能力,引起了美国上下一片恐慌,而受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军下定了建造水下航母潜艇的决心。

因此在年1月,日本在最大的海军专用厂——吴海军工厂,正式开始制造水下航母,代号“伊-”,而在不久后,伊-、伊-号也在佐世保地区开工,并于年开始陆续服役。

作为日本海军引以为傲的黑科技,伊-水下航母在数个领域傲视群雄,伊-水下航母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可以携带3架M6A1“晴岚”强击机。

该战机由爱知飞机制造公司建造,是世界上唯一以潜水艇为母舰的攻击机,采用可折叠机翼,使其能够纳入3.6米的机库,而接受高强度训练的乘员,在45分钟内就能完成3架飞机的组装发射。

此外,战机采用了热田32液冷倒V型12缸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无需暖机,只需事先注入加温的润滑油和冷却水后,就可直接启动,大大缩短了飞机起飞前的整备时间。

而在攻击武器方面,晴岚强击机能够携带一发千克的炸弹或鱼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对目标地点实施突然打击。

而为了携带战机,在伊-的主甲板上建造有一座35米长、直径3.6米的密封飞机库,并配有一个36.5米长、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弹射器。

平时,飞机被折叠起来放入机库,在作战时依次拖到弹射器上,展开机翼、加油装机并弹射起飞。

而在完成任务后,飞机降落在母舰附近的水面,由可折叠的起重机吊回艇上,基本实现了来无影去无踪,令所有敌人未知恐惧。

然而更令人胆寒的是,伊-水下航母的武器不只有3架飞机,身为潜艇,伊-水下航母拥有2个鱼雷舱,每舱具有纵列的4具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共备20条95型鱼雷。

95型鱼雷是当时日本海军中最先进的鱼雷,射程是美国MK14鱼雷的三倍,战斗威力也更强。

而为防止航母在浮出水面时遇袭,伊-的甲板上同样布满了武器,包括1门毫米50倍口径后射甲板炮、3座25毫米3联装防空炮以及1座25毫米防空炮,可以说是真正的武装到牙齿。

更难得的是,伊-即使拥有如此多的武器,却依然保持着相当强悍的性能。

伊-主体采用了左右各一个圆形合二为一的横向双筒结构,犹如眼镜的构造,不过设置在艇尾的乘员舱室仍然恢复单筒,这种设计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在战斗时,潜艇不仅可以下潜到米的安全深度,外表还涂有防护层,能够吸收部分对方声纳发出的声波,减弱敌方舰艇的探测力。

此外,航母内部还能够储存多达吨燃油,使其能够连续航行海里,可支持3到4个月的远洋作战,即使燃油耗尽,航母也能使用电力驱动,维持近20个小时的航行,续航能力可谓傲视群雄。

那么伊-水下航母就没有缺点嘛?当然不是,为了容纳如此多的装备,伊-有着极其庞大的体积。

该航母长米,水上排水量吨,水下排水量吨,比当时最大的吨级驱逐舰还要大1.5倍,即使是曾令全世界为之色变的德国U型潜艇,最大的型号水下排水量也只有吨,与伊-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极为庞大的体积让伊-水下航母有一个极大的缺点——操作不稳定。

曾驾驶过伊-号的舰长在事后回忆:艇员们在执行驾驶命令时,有着30秒的滞后,而且需要0.5海里的距离才能停下来,而这也就意味着潜艇所有行动必须提前预判,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很容易遭到敌人攻击。

不仅如此,由于伊-水下航母携带装备过多,迫使指挥塔从潜艇中线位置向左移动2米,机库也向右舷偏移了0.6米,这种不对称的设计,在水下遇到紧急情况或者抢占阵位发射鱼雷时,也会出现操作不稳定的现象。

但瑕不掩瑜,伊-航母凭借可以比肩核潜艇的优越性能,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然而这样一款王牌杀器,战绩却相当惨淡。

日军为伊-航母制订的第一个作战计划名为“PX行动”,任务是出动10架舰载机,对美国西海岸及太平洋上,一些人口稠密的岛屿投掷细菌武器,而这些武器已经在欧洲战俘上完成了人体实验,能够传播鼠疫等可怕的疾病。

但在年3月26日,时任日本海军上将的丰田副武决定取消该计划,理由是“使用细菌武器将导致与全人类的对抗”,而且美国同样有着空袭东京的能力,日本担心会被美国同样的手段报复。

不过,作为日本海军的王牌杀器,日军很快为水下航母安排了新的任务——轰炸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作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唯一的最短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被毁掉,美军在大西洋的兵力将无法回到太平洋,同时美国也无法提供给英、法等国的装备和物资。

一旦计划成功,将会对日本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战场形势将迅速发生逆转,不过计划还没开始,无情的现实就给了日本当头一棒。

因为从巴拿马运河来回航程长达英里,需要燃料多达吨,而在此时日本根本搜刮不到如此多的燃料,只能前往周边邻国补给。

在4月12日,伊-号潜艇在濑户内海碰上了一枚水雷,必须返回修理,因此直到年6月,所有潜艇才加满燃料、装足武器,向巴拿马运河进发。

但是在这些潜艇出发前,日军面对的战况已经无比严峻,攻击遥远的巴拿马已经成为了一次无关紧要的牵制行动,于是日军决定将攻击目标转为在乌利提环礁的美国舰队。

年8月,所有水下航母到达预定位置,计划在8月17日进行空袭的预先侦查,并计划进行自杀型鱼雷攻击,但很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已经到达攻击位置的水下航母对这个消息十分震惊。

经过激烈讨论,部队决定遵从东京的命令,将潜艇升至海面、挂起黑旗,销毁了所有资料,发射了所有的鱼雷,把全部的舰载机也抛进了大海。

8月28日,在本州以东海面,美国海军接受了伊-号、伊-号、伊-号潜艇的投降。

为防止苏联得到这些潜艇的数据,美国将它们全部沉入茫茫大海之中,名震一时的水下航母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2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