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弱器 >> 减弱器资源 >> 陈胜揭竿而起真是被逼无奈吗上帝视角还原乱
陈胜揭竿而起,看起来似乎是一次绝对的冒险。因为陈胜手下只有多人,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挑战空前庞大的秦国,胜算有多大?似乎是没有胜算的。
可实际上,陈胜揭竿而起的背景,是六国故地上充斥着各种消极反抗:散布各种流言、敷衍和破坏秦国工作和拒绝秦国统治的行为越来越普遍。
最初,没有人敢拒绝为秦国服务。但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秦国高层开始了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六国故地受到影响,开始暗流涌动。在大泽乡起义前,刘邦就曾领着刑徒去服徭役。但走到半路,刑徒就逃跑了一大半。刘邦没有办法,只能做个顺水人情,放掉没来得及逃离的刑徒,自己带着几十个人逃进山里当土匪。
刘邦的遭遇绝非孤立事件,而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比如英布和彭越,他们的遭遇和刘邦大同小异。此时的秦国已经风雨飘摇,老百姓不是逃避徭役就是占山为王,政府对此却无可奈何。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陈胜揭竿而起之前,挑战秦国政府权威的人已经有很多了。但还没有谁像陈胜这样出格,率领几百人就赶去攻打城池,更是喊出了推翻秦国的口号。
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随着秦国统治力的逐渐削弱,叛乱自然会越来越多。如果陈胜没有揭竿而起,相信过不了多久,也会有另外一个人挑起推翻秦国的大旗。而随着叛军的节节胜利,老百姓自然会发现:昔日庞大的秦国早已变成了一只纸老虎。
老百姓为什么要逃避徭役或占山为王呢?并非只是史书上所说的徭役残酷,而是老百姓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秦国的不满。
秦国绝不是无视老百姓死活的帝国,因为老百姓是统治者的财富。无视老百姓的死活,对于统治极为不利。
许多时候,统治者为了让治下的老百姓充满幸福感,总会编造谎话:其它地方、其它时候,统治者都会无视老百姓的死活。大家生活在我们的统治下,可真是一件幸福到极点的事啊!
许多时候,革命者、叛乱者或敌对势力为了搅乱天下,也总会编造谎话:现在的统治者完全无视老百姓的死活。大家现在过的根本就不是人该过的生活,我们必须起来反抗啊!
当我们同时听到这两种说法时,不禁都会思考一个问题:双方的说法截然不同,到底是谁在撒谎呢?
其实没必要纠结,或许在部分时候,双方的说法有正确的一面。但在大多数时候,双方都在撒谎,因为这只是一种政治宣传的手段而已。
当时人会怎样看待当时的社会?这个问题绝对没有标准回答。小部分人会说好,另一小部分人会说不好,但大多数人都是麻木不仁的。因为对于食草动物来说,老虎或许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狼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该怎么活还怎么活。
秦国可以成为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他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运用一定是非常科学的。如果秦国的统治者连这点都做不到,他哪还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呢?从这个角度来看,参加徭役绝不是什么九死一生的事,而是秦国生活中的常态。所谓的秦国徭役残酷,只是后续帝国的习惯性抹黑罢了。
据史书上说,陈胜揭竿而起的原因是天降大雨,耽误了徭役的日期,即使到达了目的地也会被处死。所以,陈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反。其实,这只是一种摆在台面上的政治宣传,秦末大乱的真正原因被刻意模糊了。
陈胜煽动大家叛乱时,并不会拿误期斩首来说事。因为这种做法虽然极具煽动性,却经不起推敲。除了大泽乡起义,在其他时候似乎并没有误期斩首的说法。而从出土的秦国法律条文来看,误期的惩罚是批评教育;如果拒绝服徭役,也只是经济处罚而已。如果只是误期,且有足够的客观理由,并不会受到任何处罚。相关内容绝非惊城瞎编,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睡虎地秦墓竹简·徭律》查看。
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国的法律虽然严酷,却并不是随手制订的,它有着符合人情事理的一面。所谓因雨误徭役就要斩首,不是胡扯又是什么呢?
在此,惊城并没有否认秦国的统治残暴。但一个强大帝国的灭亡,仅仅是因为他足够残暴,这也把历史看得太简单了。
陈胜在煽动大家叛乱时,最多的理由应该是法不责众。比如说:某地的人公然无视秦国法律,什么事也没有;某地的人公然逃亡,什么事也没有;某地的人占山为王,什么事也没有;现在既然我们已经迟到,虽然罪不至死,但处罚肯定免不了。现在到处都是反抗秦国的人,我们干嘛还要老实地当良民呢?秦国都快亡了,我们再不做点什么大事,就来不及啦!
其实,在互相煽动闹事的时候,这种“法不责众”的言词最具诱惑性。当时的情况必然是大家越说越激动,一次平常的谈话会变成了诉苦大会,甚至有人当场喊出了“打倒大秦帝国主义”的激进口号。
为什么要模糊这段历史呢?因为这是传说中的屠龙术。这种场面似乎透露了一个信息:只要老百姓实现联合,神仙皇帝随时都可能被推翻。
从这个角度来说,陈胜绝不是什么安善良民,全身的霸气和邪气根本无法抑制,透过史书扑面而来。
在这种背景下,多个逃避徭役的百姓摇身一变,成为天下义军的表率。他们拿起简陋的武器一路向西,直接杀进了函谷关。至此,天下震荡!
越过函谷关杀进关中腹地,这是自秦国崛起后从未发生过的事。想当年,六国名将数不胜数,但是谁有机会达成这种壮举呢?
陈胜揭竿而起,天下纷纷响应,秦国依然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于是秦国对于六国故地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天下乱成了一锅粥。
于是,众多不利于秦帝国统治的谣言开始四处传播。最经典的谣言就是:扶苏仁慈善良,却被无辜杀害。秦始皇想让扶苏继承皇位,但是赵高阴谋篡改遗诏,逼死了公子扶苏。
这种谣言的话术非常高明。因为从表面上看,这种谣言并没有反对秦国的统治,反而还在为已故的秦国皇子扶苏鸣不平。所以这种流言很快引起了秦国官员们的同情与认同,多方合力,这种谣言很快就传遍整个天下。
而陈胜也自称为扶苏报仇,最终以陈胜为起点,刘邦为终点,秦国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