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弱器 >> 减弱器发展 >> 事关保交楼汇率这场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
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年第二季度(总第次)例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延续稳定顺差,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在形势判断上,本次例会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分析,具体来看,外需对国内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正在显著减弱,甚至开始呈现拖累效应。数据显示,5月以美元计价,我国出口额同比下降7.5%,预计6月出口额将延续同比负增长。这意味着下半年推动国内经济复苏需要更多倚重内需发力。同时,在国内形势判断方面,本次例会在指出“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的同时,强调“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在上述背景下,货币政策将如何继续发力?金融机构如何在政策引导下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围绕近期的汇率市场波动,本次会议是如何表态的?业内又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趋势?《金融时报》记者围绕上述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搞好跨周期调节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在货币政策取向方面,本次例会在继续强调“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并表示今年以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对此,王青表示,近期6月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带动当月LPR报价全面下调,以及6月30日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亿元,都着眼于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预计货币政策保持精准有力,这一趋势有望持续至年底,下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将稳中有降。”他分析。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推动经济持续恢复。从总量上看,继续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充足支持,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从结构上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将成为改善信贷结构的重要方式,以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普惠、科创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本次会议也提出,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对此,王青判断,在本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基础上,后期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充分发力,不排除增加现有政策工具额度、以及创设新政策工具的可能。其中,在充分发挥保交楼专项借款作用的同时,下半年货币政策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定向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码。对此,梁斯也持相似观点。他告诉记者,根据百年建筑网发布的年3月-5月“保交楼”项目交付情况的调研数据(样本量为个)。数据显示,3月份保交楼项目已交付比例为23%,5月份保交楼已交付比例为34%,上升11个百分点。但是从分区来看,仅有华东、华南两地“保交楼”交付情况相对较好,余下区域的恢复情况不及预期。在此背景下,保交楼计划的推进仍然需要相应支持,为此,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将继续为保交楼项目提供相应的资金助力,以更好推动计划完成。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小银行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本次例会,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要明确大中小银行机构的不同定位、合理分工,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其中,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要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逐步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金融服务体系和网络。“对大型银行,在引导其服务重心下沉的同时,应提升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户’的考核占比,降低因其非市场过度下沉对中小银行带来的影响。”董希淼解释。对中小银行,应在货币政策、资本补充、资产处置等采取更多的差别化支持措施,支持中小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鼓励中小银行更好地发挥体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和客户等优势,更精准地服务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市民群体。而中小银行应扬长避短,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差异化定位。梁斯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应该有差异化发展策略。他表示,大型银行应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要继续鼓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做强”和“做优”,不断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利用好大型银行网点广、覆盖面大、风险抵御能力强的特点,在服务中小企业、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而中小银行则更需更重特色和属地原则。“对中小银行来说,一方面,应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做精、做专、做出特色,另一方面,应更好遵循属地原则,主要服务当地中小企业和个人,避免跨区域扩张。”他表示。当然,记者在前期调研中也发现,不乏有深耕区域发展、做专做精的中小银行。董希淼也谈到,应进一步重视中小银行作用,对中小银行进行准确定位。“中小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不只是全国性银行的补充。中小银行与小微和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门当户对’,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相容性。”他谈到,中小银行大量机构网点分布在县域和乡村,是服务全面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银行、提升金融供给质量,以填补我国大型金融机构难以顾及的市场,从而优化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状况,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特别是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村市场的能力。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引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