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弱器

郑永年中国真的会被围堵吗趣史录

发布时间:2022/9/26 17:58:22   

20年是风云怪诞的一年,一场新冠将全球卷入泥淖,几十亿人的生活在挣扎和禁锢中下沉,中国虽然独自冲出疫情重围,但面临的国际形势却陡然森严起来。

国际上质疑、指责、威胁的声音不绝于耳,激烈、隐晦的矛盾与对抗此起彼伏,美国的打压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打出了“新冷战”的古董老旗。

置身这场漩涡中心的中国人,总体平静淡然,但跳出这片土地,站在漩涡之外的人怎样看待这场浩大的对峙呢?他们是否相信美国“围堵中国”的计划会成功呢?

被称为“洋五毛”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早在19年刊发的《中国民族主义新解》中就对此做了解答,且几乎所有预测都在一年后的当下一一应验。

纵观全球,中国所面临的敌意不来自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而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世界。宏观上看,这种对峙是国际势力的新旧交替、东西方文明交战的结果,其实质是感受到危机的西方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发起的一系列攻击。

美国近些年在压制中国方面不断加码,金融暗战、科技封锁、军事挑衅、舆论抹黑,在欧洲、亚太频繁活动以图全方位围堵中国,不可谓不呕心沥血,但郑永年认为,在各国彼此深度内嵌的复杂国际局势之下,美国的计划完全没有成功的希望。

一家独大的时代在落幕,群雄割据的大势已形成

近年来,美国将不断壮大的中国视为新世纪的最大挑战者,在科技、政治、舆论方面对中国大下狠手,乱拳不断。

今年甚至公开提出了“新冷战”口号,试图以对苏冷战的胜利余味提升自身士气,引导国际社会对两国关系和对抗结局走向的看法和预测,可惜的是,“冷战”这个词放在当下俨然已经过时了。

冷战时期,苏联奉行扩张主义和孤立主义,封闭起来与美国硬碰硬,而当下的中国打了多年长袖善舞的太极,已经完全与世界互联互通,国内政治稳定、对外和平发展。

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意识形态,都没有给美国留出“冷战”空间。反而是美国四年来不断加码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更像在走苏联的老路,无差别攻击盟国已经破坏了美国多年营造的靠山形象和国际互信。

上世纪后半叶,经历过二战血洗的欧洲、亚洲都处于极度衰弱状态,美苏作为世界两极独自强大,但几十年过去,国际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郑永年认为,日本、德国都在见缝插针地谋求自身的发展,且已据实有了相当的地位。

即便美国不乐见,其一家独大的局面也正在被打破,世界正渐渐形成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愈加分散的国际势力分配下,日渐衰落又反复无常的美帝国还能召唤多少追随者是一个问号。

人们讨论美国围堵中国时总是习惯性忽略一个问题——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多年间,美国一直在军事上压制俄国、伊朗,在经济上压制欧盟、日本,在科技上压制中国,在北约、东南亚扩张军事,在各地大搞颜色革命……“世界警察”的手无处不在,敌人也无处不在。

当下的美国,即便以意识形态和利益团结了西方阵营,也不得不面对中、俄两大头疼的对手。一旦过度激化与两者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形成中俄联合抗美的局面,对美国而言更为致命,只要美国政府还有理智就绝不会走上这条路,因而极限围剿几乎没可能发生。

美欧、美俄、中欧、中俄、中美、亚太以及国际上此起彼伏的各方矛盾都在涌动,即便美国主战派慷慨陈词,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也很难实现围堵中国的计划。

尤其今年新冠冲击后,美国失败的疫情应对更导致其自身弱点在全世界面前暴露无疑,影响力断崖式下滑,势力加速衰败,美国政府和民众恐怕不得不慢慢接受自己不是“上帝的选民”、没有“美国至上”的现实。

保命的经济,要命的经济

自二战结束后,世界默然一个原则——能不热战不热战,能少热战少热战。在这个前提下,大多数国家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为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经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文化和军事影响力,而中国握着这张王牌。

郑永年认为美国不会全面对中开战的原因有四条:经济互需;国际力量平衡;维持亚太地区利益;国际问题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也集中在经济上。

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小到玩具、电子器件,大到船舶、卫星、基础设施,中国的生意几乎做到了全世界。

无论美国的盟友还是敌对国家都在中国经济影响力笼罩之下,没有国家会直接与中国撕破脸,为美国的围堵计划冲锋陷阵。与此同时,美国自身也深陷于与中国的经济交互中无法自拔。

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创造了海量商品,但一直获利极微,创造的大部分财富都落入了美国企业和资本家口袋。

中国经济学家这样形容:中国人辛辛苦苦从美国赚了2%利润,美国资本到中国轻轻松松赚走20%的利润,美国之前的经济神话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的低利润输出成就的。

这个过程中,美国的经济深深绑定在了中国身上,从苹果到微软、高通,从特斯拉到通用,从星巴克到华尔街,再到石油和农产品出口,美国从上层到底层都依赖中国。

这导致其国内资本界极度排斥政府推行的各种对中封禁令,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无法统一,政界与经济界在围堵中国计划上矛盾重重。

郑永年认为,亚太的整体趋向也影响美国的对中政策。亚太是全球人口和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地区,可以说谁掌控了亚太谁就掌控了未来。美国对这块大蛋糕的心情非常复杂,他们想拿到亚太的领导权,从中获益,同时又担心亚太过于强大。

亚太地区的两个最大经济体是中国和日本,美中的对抗在明处,美日的对抗在暗处,美国希望两国互相制衡,攻击中国的同时不会对日本放任自流,美日各留几手的状态下是无法对中国形成真正的强力围堵的。

从利益角度来看,稳定繁荣的亚洲对美国最有利,如果全面围堵中国,美国也会受到中国反制,空出来的市场将被其他对手火速抢占。经济等于资源,资源等于实力,只要不发生大面积热战,经济就是一个国家影响力的最大象征。

中国经济的全方位开放性和无所不在的嵌入性给各国带去巨大的利益,用RCEP签订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说,“没有多少国家想加入一个没有中国的联盟”。可以说,无论从国际上还是美国内部,围堵中国的计划都得不到多少响应和支持。

舆论与现实之间,总有裂缝

郑永年列举了阎学通的理论来阐述国家崛起要素:军事冲突风险;世界接受度;海外经济扩张,这三要素被美国汇总后宣传成了“中国威胁论”。

中国近年来军事发展速度很快,各式武器层出不穷且制造速度极快,基建项目四处开花,投资涌向全世界,成功体制和发展模式也越来越多被发展中国家效仿,影响力在非洲、东亚、南亚、欧洲、拉美都在飞速扩大。

美国为此炮制出了“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宣扬“专制国家寓意统治世界”,让一些国家对中国满怀猜忌、畏惧和敌意。

虽然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路线,多年未有战事,无论经济合作还是政治上都坚持互相尊重、互不干预的原则,但介于既有体量和攀升的影响力,这种威胁论在国际上仍有很大市场。

各国的态度最终会取决于自身利益,因而中国需要在经济活动中保证自己获利的同时还要保证合作方受益。这也是中国正在努力的方向,大量的基建设施、援助性贷款和对当地就业的促进都在起正向作用,帮助中国赢得更多理解和舆论支持。

郑永年建议中国不要因民族情绪和排斥情绪形成孤立主义,而应该进入西方主导的体系,通过战略目标和利益共享与周边国家勾连,尤其应该主动加入亚太的边机构。

经济和政治捆绑后,对抗中国就会对亚太其他国家造成损伤,受到其他国家抵制,可以减轻中国压力。

这些建议在20年都得到了有效实行——疫情之下中国选择更大程度开放市场,与东亚12国与澳洲2国成功签署了RCEP,这个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区协定将美国之前鼓吹得风风火火的亚太围剿中国战略搅了个七零八落,以破产告结。

世界舆论体系被美国全盘把控,但在美国自身危机重重、国内因新冠四处漏风的当下俨然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连美国总统自己都讽刺“fakenews”的新闻媒体和开始禁言、标注,失去“自由”的舆论机器功效正在减弱,“冷战”的一大主要阵地——“舆论”已经在现实冲击下显现裂缝。

中国如何反击?

郑永年认为,除了和平发展多边关系,中国也应该积极投身到国际外交战场,不该再像从前那样卧薪尝胆,但也不能追着历史遗留问题去挤兑或报复其他国家,而应该多提建设性思想,多承担国际责任,以增强自身影响力。

国内现实主义学者的几个观点是:中国不会谋求成为世界领导者,但会成为国际大国;中国不会做国际秩序挑战者,也不会做任何国家的附庸;中国不会接纳西方价值观,会坚持自己的文化和发展道路,在不同领域采取不同战略。

在中国的内部经济改革方面,郑永年建议避免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应该努力融入国际体系。具体而言就需要中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尊重国际既有准则;减少政治干预和束缚,推进市场经济自由化;抑制主权矛盾,避免热战,减少历史和国际纠纷,以免影响经济稳定性。

郑教授这些建议主要倡导开放,偏西方化,是以经济为优先项提出的。但从一个生活在国内的人的角度来看,中国金融行业起步晚,发展尤不成熟,从业者大都西学归来,极度崇拜资本逐利和西方新自由经济论,又在国内文化影响下深谙潜规则、暗操作、投机倒把的一套。

这类人群构建和主导的中国金融和经济市场有没有能力抵御资本海啸的冲击尚是问号。鉴于资本强大的腐蚀性和颠覆性,市场开放过程尤需谨慎、适度。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看,西方经济体系虽然框架清晰,条款分明,经过了多年完善,但大都为一小部分人服务,民众普遍受惠性不足。

近几十年间,经济先行的西方国家普遍产业空心化,贫富差距问题严峻,经济看似繁荣,实则市场泡沫和未知风险过大,从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方向来看,西方的经济机制不算长久之道。

快速、过度的学习,无限制的靠拢这套机制不可取。跳出围堵对当下的中国很紧要,但我们需要时间,需要通过缓慢的学习过程去摸索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一套对我们有利、能平衡各方利益的经济机制,疫情之下,中国凭借独有的市场稳定和增长优势足以抻出这段时间。

西方想围堵中国,但过于后知后觉,已经错过了围堵的时机,即便以封锁和制裁等方式拖慢中国发展进度,也无法在经济、政治、舆论、影响力等方面全方位压制中国。所谓“新冷战”不过是美国一厢情愿想旧梦重温,围堵中国不会成行。

世界是全世界的世界,美国不是天选,西方世界也并不优越。时代发展到当下,早期的“优等生”必须放下傲慢,学会跟中国和平相处,跟更多后发国家相处。中国的核心目标不在国外,也不是对抗任何人,而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时间在我们一边,胜利也终将来到我们这一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6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