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减弱器 >> 减弱器优势 >> 让灰尘可视化,戴森V15Detect无绳
记者
王公逸
居家清洁,正越来越受到中国家庭的重视。
近日,戴森发布了年《全球灰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的名受访者调研后,发现约有77%的中国受访者家庭,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远高于全球63%的平均数值。
但报告也指出,仅有3%的中国受访者意识到尘螨排泄物也是灰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往这类肉眼“不可见”且易滋生于沙发、床褥等区域的灰尘,往往是中国受访者居家清洁中的盲点。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卫涛涛博士指出,“屋尘螨的排泄物是典型的过敏原之一,可在敏感人群中引起过敏反应。”而戴森微生物学研究员JoannKang也表示,“家居环境中的灰尘,潜在危害性较大的就是看不见的灰尘,因为微尘很轻,导致居家环境中容易吸入微小的颗粒物,从而造成一定的健康损害。”
如何有效清洁这些看不见的灰尘,是我在体验戴森V15Dtct无绳吸尘器的过程中重点关心的问题。
初次上手V15Dtct吸尘器,于我感知最强的部分,是其所配备的激光探测功能。
搭载于V15“纤巧软绒吸头”上的激光探测技术,可在离地7.3毫米的高度、以向下1.5°的角度,从刷条的底部照射出灰尘。光线可覆盖大约25cm的宽度,可照亮所要清洁的前方区域。
出于好奇,我用手机手电筒打亮了地面,但并不能发现灰尘的踪迹,而戴森V15所配备的激光,在物理层面更容易让微小颗粒物显现。之所以选择绿色激光,是因为相比红或蓝光,人眼对绿色的识别更为敏感,戴森称V15所搭载的并不会对人眼造成损伤。
在打开V15的“激光探测”后,除了灰尘可以“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较暗的区域),还可在清洁过程中,让用户对于是否除尘到位有更加直观的认知。
让灰尘现形只是第一步,像尘螨、尘螨排泄物这些“不可见灰尘”,才是消费者应重点清洁的对象。
戴森V15Dtct无绳吸尘器配备了压电式声学传感器,可每秒监测和统计吸入颗粒物达次,并结合戴森的算法分析后,将分别为大于10、60、、微米的四种灰尘类型,以柱状图的方式显示在吸尘器顶部的LCD显示屏上,例如大于微米即为尘螨。对于那些“不可见灰尘”,为用户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在我的实际使用中,清洁一些积尘多年的区域时,这四种类型的灰尘数值都会大幅上涨,而当增长几乎停止时,除尘基本到位,这比过去用“肉眼”判断的方式科学了不少。
同时,戴森V15Dtct也提供了节能、自动、强劲三种模式,这是一项与压电式声学传感器联动的功能,使V15实现了智能吸力调节。在“自动模式下”,一旦监测到较高的灰尘浓度时,吸尘器就会提高吸力,反之则降低。
当然,激光探测与压电式声学传感器技术侧重于将“不可见的灰尘”变得肉眼可见,而有效清洁的另一关键因素,自然是吸力的大小。
戴森V15Dtct配备了Hyprdymium数码马达,吸力为AW,这在吸尘器品类中是一个较大的数值,外加“RootCyclon气旋技术”配合,可实现吸力持久无损耗。
一些传统吸尘器的弊病在于,当灰尘吸入吸尘器后,可能引发污染气体外泄从而导致二次污染。对此,戴森V15Dtct采用了整机密封HEPA过滤系统,可吸附并锁住99.97%小至0.1微米的肉眼不可见颗粒物,避免了清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类似的过滤系统也同样应用于戴森的空气净化器中。
地面除尘只是居家清洁的一部分,像尘螨及尘螨排泄物等污染物,其存在的温床是床垫、宠物窝、沙发、地毯等清洁盲区,因此戴森V15Dtct配备了各种吸头以应对不同的清洁场景。
于我个人而言,比较喜欢的则是防缠绕螺旋形吸头。
该吸头采用了特殊的锥形刷条设计,在实际使用中,毛发会随着逐渐收窄的刷条快速吸入,不会像普通的吸尘器那样,因为毛发缠绕在吸头上而造成堵塞,从而导致吸力减弱,比较适用于一些掉发较多的区域,或者对于家中有宠物的人群,也有着较好的效果。而在强效模式下,防缠绕螺旋型吸头则能对床垫、沙发深处进行深层除螨。
报告表明,有过半数的中国受访者处于“被动清洁”,即当灰尘肉眼可见时才会进行清洁。相比这种被动,戴森V15Dtct的除尘功能为用户们提供了主动清洁的动力。如果你对于居家清洁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这款戴森V15Dtct无绳吸尘器,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